《吴昌华:大国担当》歌词

[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4] 2009年的12月17日
[00:00:07] 我刚下飞机呢
[00:00:08] 就赶到了哥本哈根音乐厅
[00:00:10] 在这里呢
[00:00:11] BBC 正在举行着一场世界辩论
[00:00:14] 应主持人呢
[00:00:15] 史蒂文萨克的邀请呢
[00:00:16] 我也参加了这场辩论
[00:00:18] 我呢
[00:00:18] 就被安排了音乐厅的第一排座位的正中央
[00:00:22] 台上呢
[00:00:23] 有九个国家的首脑和总理进行了第一轮的交锋
[00:00:27] 之后呢
[00:00:28] 话筒呢
[00:00:28] D 到了我的手里
[00:00:31] 斯蒂芬萨克呢
[00:00:31] 要求我呢去回应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00:00:35] 刚刚呢发表了一个观点
[00:00:37] 也就是说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当中
[00:00:40] 中国的不作为正在拖世界国际进程的后腿
[00:00:45] 我是这样回应的
[00:00:47] 我说我刚刚呢
[00:00:48] 从中国的重庆呢
[00:00:49] 感到哥本哈根在重庆发改委系统的118 个官员和我一起花了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在探讨低碳经济
[00:00:59] 当时呢
[00:01:00] 重庆呢
[00:01:00] 刚刚成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
[00:01:03] 处在中国的西南部一个欠发达的地区
[00:01:06] 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工业化过程乃至创造就业等等
[00:01:11] 所有的压力摆在地方决策者的面前
[00:01:15] 在这种情形之下
[00:01:16] 当地的决策者没有去跟踪粗放型的这种发展
[00:01:20] 相反
[00:01:21]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
[00:01:23] 大家集中精力在思考的是探讨一条不同的发展之路
[00:01:27] 也就是说低碳发展之路
[00:01:30] 这不能说中国不作为和不担当
[00:01:33] 经过两个星期之后的加时赛
[00:01:36] 但是呢
[00:01:36] 在金融危机、经济萧条、经济复苏的压力面前
[00:01:40] 各国的政治家选择了不担当
[00:01:45] 我记得呢
[00:01:45] 当时这个没有这个达成共识的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呢
[00:01:51] 我的眼泪呢
[00:01:51] 飘然而下
[00:01:53] 当然呢
[00:01:53] 在会场熬了几天几夜
[00:01:55] 非常非常疲惫
[00:01:56] 也带着伤感
[00:01:57] 更带着一种失望
[00:01:59] 也就是说
[00:01:59] 在人类社会公认的全球人类发展21世纪最严峻的挑战面前
[00:02:04] 气候变化问题面前
[00:02:06] 选国际社会的领导者选择了不担当
[00:02:10] 你可能要问说
[00:02:10] 我们为什么要担当
[00:02:12] 人类呢
[00:02:13] 作为一个物种
[00:02:14] 生活在这个地球之上
[00:02:16] 依赖的呢
[00:02:16] 是地球的支撑
[00:02:17] 生命支撑系统
[00:02:19] 地球呢
[00:02:20] 为了支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00:02:22] 有九大支撑系统
[00:02:24] 近些年来
[00:02:25] 国际科学界呢
[00:02:26] 一直研究再评估
[00:02:28] 地球的支撑系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继续承载人类的这种发展的需求和愿望
[00:02:35] 结论呢
[00:02:36] 越来越清晰
[00:02:38] 在这九大系统当中
[00:02:39] 生物多样性
[00:02:40] 二氧化碳和氮磷的循环
[00:02:43] 人类呢
[00:02:43] 早已冲破了地球支撑能力的红线
[00:02:47] 臭氧层呢
[00:02:48] 由于国际社会在过去的一些年当中认识到问题之严重
[00:02:51] 然后起手来呢采取行动
[00:02:54] 所以情形呢有所好转
[00:02:56] 但是近些年的趋势呢
[00:02:57] 也不容乐观
[00:03:00] 海洋的酸化、淡水的使用量
[00:03:02] 土地的使用量
[00:03:03] 虽然目前没有冲突红线
[00:03:05] 但是呢
[00:03:06] 科学界科学界的结论呢
[00:03:08] 非常非常确定
[00:03:09] 到本世纪中叶
[00:03:10] 一定会冲破生态的这个红线
[00:03:13] 剩下的两个
[00:03:14] 一个是气溶胶
[00:03:15] 一个是化学物
[00:03:17] 科学家呢
[00:03:18] 在今天能够掌握的数据面前
[00:03:20] 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
[00:03:22] 没法评估出地球支撑系统能够能够承载人类呢
[00:03:27] 多大程度上说
[00:03:28] 我们还继续继续下去
[00:03:30] 在这个研究过程当中呢
[00:03:31] 科学家呢
[00:03:32] 无法得出结论的事说不知道呢
[00:03:35] 这个支撑九大支撑系统当中
[00:03:37] 是有几个被人类冲破红线之后呢
[00:03:39] 这生命系统就会崩溃
[00:03:41] 还是说当我们把九大系统的这个红线完全冲破之后呢
[00:03:45] 我们的生命系统呢
[00:03:47] 也就崩溃了
[00:03:48] 今天为止我们仍然没有结论
[00:03:51] 我每天从事的工作呢
[00:03:53] 其实也跟两个符号相关
[00:03:55] 一个是呢摄氏度温度
[00:03:56] 一个是二氧化碳
[00:03:58] 这两者之间呢
[00:03:59] 存在着千丝万缕
[00:04:01] 非常纠结的关系
[00:04:03] 为什么要关注这两个问题
[00:04:06] 过去100年来
[00:04:08] 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呢
[00:04:09] 已经上升了0 .85 度
[00:04:12] 刚才谈到哥本哈根
[00:04:13] 哥本哈根呢
[00:04:14] 虽然过程非常艰难
[00:04:16] 但是唯一的一个进展
[00:04:17] 也就是说在政治上达成了一种共识
[00:04:20] 是希望呢
[00:04:21] 到本世纪末
[00:04:22] 全球地球的平均气温与工业化进程开始初期的相比
[00:04:27] 不要超出两度
[00:04:28] 温度为什么要升高
[00:04:30] 那么科学界非常明确的得出的结论是
[00:04:33] 由于人类从工业化开始
[00:04:34] 大量的燃烧化石能源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00:04:38] 那么在过去150年的时间里面呢
[00:04:40] 我们大气层当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呢
[00:04:43] 已经从280 呢
[00:04:44] TPM 呢
[00:04:45] 增长到今天的40 0 TPM
[00:04:48] 其中有一半的这个贡献率呢
[00:04:50] 是在过去的30年中排放的造成的这种结果
[00:04:55] 两者的关系呢
[00:04:56] 极其复杂
[00:04:58] 我们虽然呢说政治共识上
[00:05:00] 到本世纪本世纪末呢
[00:05:01] 不要冲破两度
[00:05:03] 但是呢
[00:05:04] 我们今天基本上在走向四度的这方道路上
[00:05:08] 如果
[00:05:08] 即使是两度
[00:05:09] 到本世纪末
[00:05:10] 我们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了两度
[00:05:13] 珠江呃
[00:05:13] 长江三角洲地区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呢
[00:05:17] 将会呢
[00:05:17] 消失在海平面之下
[00:05:19] 可想很多的沿海地区的的沿海地区
[00:05:22] 很多的土地不再成为土地
[00:05:26] 中科院呢
[00:05:27] 今年年初呢
[00:05:28] 曾经做过一个评估报告
[00:05:29] 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的评估报告
[00:05:32] 这个报告呢
[00:05:33] 发现青藏高原呢
[00:05:35] 在过去的这些年当中呢
[00:05:36] 气温的不断上升
[00:05:38] 高山湖泊
[00:05:39] 纳木错湖泊的水量呢越来越多
[00:05:42] 雅鲁藏布江的河流呢
[00:05:43] 水量呢
[00:05:44] 也越来越多
[00:05:45] 那么究其原因呢
[00:05:46] 是由于冰川融化的加速
[00:05:49] 以及呢雪山的雪线上的不断提升
[00:05:54] 这个问题呢
[00:05:55] 为什么这么这么严重
[00:05:56] 或者这么重要
[00:05:58] 这个地区呢
[00:05:59] 是亚洲六
[00:06:01] 呃七大河流的发源地
[00:06:03] 中国的长江
[00:06:04] 印度的恒河
[00:06:05] 东南亚的湄公河
[00:06:07] 亚洲有60%的人口生活依赖这个生活在生活生产上的依赖
[00:06:12] 这七大河流
[00:06:15] 那么随着这个温度的升高
[00:06:17] 冰川的快速的融化
[00:06:19] 当然
[00:06:19] 短时间之内呢
[00:06:20] 青藏高原有了更多的温暖如春的感觉
[00:06:24] 但是你可以想象出
[00:06:26] 在不久的将来
[00:06:27] 这个趋势呢延续下去
[00:06:30] 大河会变成小河
[00:06:31] 小河呢
[00:06:32] 会变成和钩
[00:06:34] 你基本上可以在你的脑海当中浮现出这样的形象和床的干枯
[00:06:38] 生态的难民
[00:06:40] 众多的人背井离乡
[00:06:42] 乃至呢生态战争的引发
[00:06:44] 我们今天呢所谈的经济增长
[00:06:47] 人均的GDP
[00:06:48] 小康这所有的梦想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00:06:54] 在这个巨大的挑战面前
[00:06:56] 人类社会呢
[00:06:57] 决定呢
[00:06:58] 一起去应对1992年
[00:07:01] 在巴西的首都里约的内容
[00:07:03] 联合国的气候
[00:07:04]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大会呢
[00:07:05] 在这里召开
[00:07:07] 超过100个国家的首脑出席了这次会议
[00:07:10] 签署了全球联合国旗帜之下的气候变化呢框架公约
[00:07:16] 公约呢
[00:07:17] 得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一种共识和结论
[00:07:20] 也就是说
[00:07:21]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挑战
[00:07:26] 原因的形成的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过程当中排放的温室气体
[00:07:31] 所以呢
[00:07:32] 发达国家自然而然的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00:07:36] 在自己发达国家自己要努力减排的过程当中呢
[00:07:39] 还要承担起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00:07:43] 尤其是通过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00:07:47] 这是一个国际共事
[00:07:50] 1992年
[00:07:52] 气候变化在国际问题当中
[00:07:54]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西方来主导的一个议题
[00:07:57] 尤其是美国
[00:07:59] 与他们相比
[00:08:00] 中国和很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又刚进幼儿园的孩子
[00:08:05] 因为呢
[00:08:06] 我们无论是认知知识很多的能力不足
[00:08:10] 美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主导
[00:08:12] 当时呢国际气候变化国际进程的最主要的一个领导者
[00:08:17] 在这个过程当中呢
[00:08:19] 来动员更多的国际社会呢加入其中
[00:08:22] 九二年之后呢
[00:08:23] 是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00:08:26] 美国政府呢
[00:08:26] 当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各国去游说、说服呢
[00:08:30] 各国的政府积极参与到京都议定书的进程当中
[00:08:35] 我呢
[00:08:36] 当时呢
[00:08:36] 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智能工作
[00:08:39] 主持过的两个一两个相关的课题
[00:08:43] 一个是联合国基金会呢90万美金支撑的一个课题
[00:08:47] 研究中国的能源政策和气候变化策略
[00:08:51] 其实结论非常简单
[00:08:53] 通过大量的数据模型之后呢
[00:08:55] 我们发现中国其实在能源政策节能领域当中
[00:08:59] 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这种努力
[00:09:01] 尤其在90 年代后半期已经开始了
[00:09:04] 明显的出现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这个脱钩的这种关系
[00:09:09] 也就是说
[00:09:10]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
[00:09:12] 中国当时已经在行动
[00:09:15] 我主持的第二个课题呢
[00:09:17] 是由美国环保署支持的研究呢
[00:09:19] 北京上海能源政策、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的协同效益的分析
[00:09:24] 也就是说今天所谈的2 .5 的问题呢
[00:09:27] 其实90 年代的忠下半期的时候呢
[00:09:30] 我们已经在开始研究了
[00:09:33] 结果是什么
[00:09:35] 日本加入了京都议定书
[00:09:37] 欧盟、中国很多的国家都加定了
[00:09:39] 加入了东京京都议定书
[00:09:42] 但是美国却置身之外
[00:09:45] 克林顿政府呢
[00:09:46] 当时的确是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00:09:48] 但是在美国的政治当中
[00:09:50] 大家也知道
[00:09:50] 这牵扯到国际法的问题
[00:09:52] 必须有美国的参议院的绝对多数
[00:09:55] 通过之后
[00:09:56] 美国才可以正式的
[00:09:58] 就是约
[00:10:00] 当时呢
[00:10:01] 记得有个97 票对零票的一个结果
[00:10:03] 也就是说
[00:10:04] 美国参议院以97 票对零票的结果否决了克林顿政府已经签署的京都议定书
[00:10:11] 美国的这种承诺
[00:10:12] 也就是说美国不能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履约
[00:10:16] 原因有两个
[00:10:17] 第一呢
[00:10:18] 国会认为参议院认为如果美国采取激进的措施呢
[00:10:23] 进行进行减排
[00:10:24] 第一呢
[00:10:25] 对美国的这个经济增长的成本会大幅的上升
[00:10:28] 同时呢来损失很多就业的机会
[00:10:32] 第二个理由呢
[00:10:33] 是说即使美国去减排
[00:10:36] 但是呢
[00:10:36] 像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大的发展中国家
[00:10:39] 新兴的经济体
[00:10:40] 如果不承诺绝对减排的情况之下
[00:10:44] 他们的减排的内点亮微不足道
[00:10:46] 不足以来抵消这些大的经济体所产生的新的这种排放
[00:10:51] 对应对气候变化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
[00:10:56] 中国其实一直在行动
[00:10:58] 就像我刚才所讲的
[00:11:00] 当时呢
[00:11:00] 我们做的研究已经发现
[00:11:02] 中国呢一直在能源的这个领域当中呢
[00:11:05] 一直在节能减排
[00:11:06] 提高能效
[00:11:07] 也就说在90 年代后半期已经呢
[00:11:10] 体现出了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
[00:11:13] 能源消耗增长的这种脱钩
[00:11:16] 所以呢
[00:11:17] 中国根本不是说在不作为
[00:11:19] 中国在孜孜不倦的不断的这种努力
[00:11:23] 2014年的十十一月13 日
[00:11:26] 大家可能应该记得很清楚
[00:11:27] 也就是在北京
[00:11:29] 在APEC 的最终的新闻发布会上
[00:11:31] 中国的呃
[00:11:32] 总书记习近平跟美国的总统奥巴马联合发表了中美呢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00:11:39] 在这个声明当中
[00:11:40] 中国第一次做出了更庄严的承诺
[00:11:43] 也就是说
[00:11:44] 中国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00:11:46] 要争取不晚于2030年达到峰值
[00:11:49] 同时
[00:11:50] 中国的新能源的再一次能源的消耗的比例当中呢
[00:11:53] 不低于20%大家都知道
[00:11:56] 像这么重大的全球问题当中
[00:11:58] 大国的担当
[00:11:59] 尤其很多大国的一道的担当是至关重要的
[00:12:03] 所以呢
[00:12:03] 中美的这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呢
[00:12:06] 对已经相对疲软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竞争的谈判呢
[00:12:10] 某种程度上打了一针的强心剂或者振奋剂
[00:12:14] 也就是说国际进程
[00:12:16] 尤其今年年底巴黎的这个联合国气候变化的这个谈判过程当中
[00:12:20] 大家现在
[00:12:21] 就举例呢
[00:12:22] 让他尽量的实现更大的成功
[00:12:24]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00:12:26] 已经开始在做自己的担当
[00:12:29] 在中国快速的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当中
[00:12:32] 我们必须重新的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00:12:36] 用一种新型的价值观来引导这个国家的未来的发展
[00:12:42] 一年以前
[00:12:43] 习近平总书记呢提出了能源革命
[00:12:46] 从能源消费、能源生产、能源技术和能源的这个制度的四个角度来真正的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能源体系
[00:12:55] 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节能
[00:12:57] 实现清洁能源
[00:12:59] 同时
[00:12:59] 重要的承担起一个大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这种承诺
[00:13:05] 今年两会期间呢
[00:13:06] 大家可能听到了很多比较振奋的这种呃政策的信号
[00:13:11] 第一次
[00:13:11] 中国把污染和贫困放在了同等重视的地位
[00:13:16] 也是第一次呢
[00:13:17] 中国政府呢
[00:13:18] 把环保产业当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00:13:23] 在过去几个月当中
[00:13:25] 也是第一次
[00:13:26] 中国提出了把绿色化
[00:13:28] 加入了文化治国的这个大的战略方针当中
[00:13:32] 这是中国在国家层次的对自己的担当
[00:13:35] 也是对全球的担当
[00:13:38] 但是我们都知道
[00:13:40] 一个国家的担当
[00:13:41] 不能只是国家一级政府的担当
[00:13:44] 地方政府步调一致是担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00:13:49] 记得2010 年呢
[00:13:50] 呃
[00:13:51] 当时时任的贵阳市委书记李军
[00:13:54] 就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的一个理念
[00:13:57] 同时呢
[00:13:58] 也启动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会议
[00:14:02] 也就是说
[00:14:02] 在中国相对几乎是最不发达的一个地区
[00:14:05] 在后发的这个过程当中
[00:14:08] 要及时的去思考发展的模式
[00:14:10] 必须呢去尊重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制约
[00:14:14] 去年的这个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
[00:14:18] 十个国家级新区的领导与气候组织呢
[00:14:21] 签署了一个国家级新区呢
[00:14:23] 地方绿色发展战略的一个联盟
[00:14:27] 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
[00:14:28] 我们是希望呢
[00:14:29] 能够牵动更多的地方政府携手共同探索地方低碳发展创新的这些模式
[00:14:37] 一个大国的担当
[00:14:39] 我们今天呢有了更多的条件
[00:14:41] 尤其在技术和产业
[00:14:43]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00:14:47] 识别出自己的契机
[00:14:49] 没电呢
[00:14:50] 是我们因造成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00:14:53] 但是你如果看一下上海外高桥第三电厂
[00:14:57] 虽然是没电
[00:14:59] 但是呢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革
[00:15:01] 新呢
[00:15:02] 没电的发电过程当中的排放已经可以比天然气发电的做到情况更好
[00:15:09] 生态退化
[00:15:09] 土地退化是中国今天发展的一个制约要素之一
[00:15:13] 那么看一下王文彪董事长和他带领的伊利资源
[00:15:17] 经过将近30年的努力
[00:15:18] 修复沙漠
[00:15:19] 修复土地
[00:15:20] 打造起自己用生物的技术呢
[00:15:23] 改造盐碱地
[00:15:23] 用生态的手段呢
[00:15:25] 改造这个退化的土地
[00:15:27] 同时在改良的土地之上呢
[00:15:30] 开始去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能源等等
[00:15:34] 这些都是中国担当的这种底气
[00:15:38] 一个大国的担当
[00:15:39] 离不开公众的担当
[00:15:41] 公众对环境生态问题的认知和她的认识
[00:15:45] 代表了一个国家生态文明的程度
[00:15:49] 公众的对生态环境的这种质量的这种要求是政府激励决策的重要的依据
[00:15:55] 也是激发了技术创新和带领资本投入的重要的驱动力
[00:16:00] 一个大国的担当
[00:16:01] 最终呢是人才的担当
[00:16:03] 2014年呢
[00:16:04] 我与我的团队呢一起创建了未来学院
[00:16:08] 乙呢
[00:16:09] 培育和培养未来发展绿色人才计划为自己的使命
[00:16:14] 通过具体的企业案例
[00:16:16] 进行了跨代的交流
[00:16:18] 跨界的学习
[00:16:19] 用今天的企业家去带领培育未来的企业家
[00:16:23] 同时呢有社会主流的专家进行支持和辅导
[00:16:27] 去年呢做了六个案例
[00:16:28] 今年呢做12个案例
[00:16:30] 其实明天呢
[00:16:31] 是我主持今年的第三个案例
[00:16:34] 我们是希望呢
[00:16:35] 一年几十个人在这
[00:16:37] 100个人
[00:16:37] 200个人
[00:16:38] 在这样一个进程当中呢
[00:16:40] 一定会助力中国呢
[00:16:42] 真正的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00:16:46] 如果2030年听起来比较遥远
[00:16:49] 我们可以基于2025
[00:16:51] 我相信呢
[00:16:52] 我们今天所谈的担当
[00:16:53] 已经开始的担当
[00:16:55] 在十年后一定会有硕果
[00:16:58] 十年之后呢
[00:16:59] 我相信碧水蓝天
[00:17:00] 蓝天白云一定会回归
[00:17:03] 一定会成为新常态
[00:17:04] 在那个过程当中
[00:17:06] 他一定是由于你我他
[00:17:08] 我们共同的担当
[00:17:09] 谢谢
您可能还喜欢歌手CC讲坛的歌曲:
随机推荐歌词:
- The Fall [Taylor Dayne]
- 对不起 [林玉英]
- 梦中人 [汤唯]
- What Is A Youth? [手嶌葵]
- Burn Your Flame [Jorn]
- 勇敢了一点 [诠稀浩]
- Go Far(feat. Will Heard) [Rudimental&Will Heard]
- PARTY ALL THE NIGHT [WHY NOT]
- 朋友的路 [康家淇]
- Be Cold [Concorde]
- 你是我的男人 [林忆莲]
- My Juanita [Jim Reeves]
- Let Mercy Lead [Rich Mullins]
- Open The Door To Your Heart [The Capitols]
- Les Femmes C’est Du Chinois [Serge Gainsbourg]
- Knowing Me Knowing You (Originally Performed by Abba) [Karaoke Version] [The Classic Pop Machine]
- Summertime [Ella Fitzgerald]
- Bude mi lehká zem [Petr Hapka&Jana Kirschner]
- Raihlah Kemenangan(Album Version) [Gigi]
- Hush Little Baby [Joan Baez]
- Nell Flaherty’s Drake [The Clancy Brothers&Tommy]
- 友へ ( Junko Side) [岩男潤子]
- Love [SANHA]
- Let It Out(Clean Album Version) [Jim Jones]
- Volver [Conjunto Primavera]
- Funny Dear What Love Can Do [Ruth Etting]
- Elizabeth [Lisa Crawley]
- Give A Damn(Single Version) [Spanky & Our Gang]
- 天际大厦 [祁紫檀]
- Bye [任昌丁]
- 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hiking [Roger Waters]
- 沉醉两心间 [区瑞强]
- I Saw Three Ships [Pure Music]
- 爱就爱了散就散了 [光头江俊]
- 追 [秦永]
- Jonah and the Whale(Remastered) [Stretch]
- Maleta De Pedres [Fes-te Fotre]
- Easy from Now On [Emmylou Harris]
- Winter Lady(Live)(Live) [Joni Mitchell]
- Lemon Tree [Disco 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