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20160516 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1 探寻历史的密码》歌词
[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0] 司马光为什么要写资治通鉴
[00:00:03] 资治通鉴究竟写了什么
[00:00:05] 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部通史巨著
[00:00:10] 敬请收看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至探寻历史的密码
[00:00:24] 嗯
[00:00:31]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
[00:00:34] 曾经做到了宰相级别的官职
[00:00:37] 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00:00:39] 他和当时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是不同政见
[00:00:43] 而王安石的变法受到了皇帝的支持
[00:00:46] 像司马光这样的反对派在朝廷上遭到了弃用
[00:00:50] 司马光可以说是仕途失意
[00:00:53] 于是
[00:00:54] 他在洛阳历时15年
[00:00:55] 潜心修史
[00:00:57] 最终编写出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资治通鉴
[00:01:01] 那么
[00:01:01] 司马光为什么要写资治通鉴
[00:01:04] 资治通鉴都写了什么呢
[00:01:06] 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本书
[00:01:09] 我们又能从资治通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00:01:14] 河北省委党校丁万明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
[00:01:18] 为您讲述系列节目
[00:01:19] 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至探寻历史的密码
[00:01:25] 说到资治通鉴
[00:01:27] 一定要从一场巨大的政治纷争说起
[00:01:32] 公元1069年
[00:01:35] 也就是宋神宗皇帝喜零二年
[00:01:41] 这一年
[00:01:42] 是王安石变法的头一年
[00:01:45] 在这一年
[00:01:46] 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争论
[00:01:50] 可能当时谁也没有想到
[00:01:53] 这场争论
[00:01:55] 及其后的变法
[00:01:57] 最终会影响整个北宋王朝的命运
[00:02:02] 最终形成了一场巨大的危机
[00:02:07] 这场争论的主角是司马光和王安石
[00:02:12] 司马光当时官任翰林学士
[00:02:17] 兼侍读学士
[00:02:19] 兼全职省官院
[00:02:23] 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00:02:29] 侍读学士是专门给皇帝讲经读史的
[00:02:34] 那意思就相当于皇帝的老师啊
[00:02:36] 而全职省官院
[00:02:40] 位高权重
[00:02:42] 他专门负责考评朝中大臣的绩效
[00:02:48] 就从这三个官职我们就能看出来
[00:02:51] 司马光当时深得宋神宗皇帝的信任
[00:02:56] 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00:03:00] He
[00:03:00] 司马光争论的王安石呢
[00:03:03] 刚刚在这一年被宋神宗任命为主持变法的参知政事
[00:03:12] 也就是相当于副宰相
[00:03:15] 那么这两个人为什么争论呢
[00:03:19] 是因为有开国问题导致的三容问题
[00:03:25] 首先
[00:03:26] 第一
[00:03:26] 戎就是戎兵
[00:03:28] 也就是说国家养的兵越来越多
[00:03:32] 但是战斗力
[00:03:34] 部队的战斗力却越来越差
[00:03:37] 所以叫融冰
[00:03:39] 第二
[00:03:39] 荣讲的是荣冠
[00:03:43] 也就是说官员泛滥
[00:03:46] 所以当时就有人讲啊
[00:03:48] 说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
[00:03:53] 从古至今没有像北宋这样官员管理机构的设置
[00:03:57] 假床垫五官员呢
[00:04:00] 是越来越多
[00:04:02] 但是办事效率呢
[00:04:04] 相应的却越来越差
[00:04:06] 所以叫荣冠
[00:04:08] 那么第三个容是指的容费
[00:04:12] 养那么多兵就要付兵
[00:04:14] 想养那么多官就要副官
[00:04:17] 分冰箱和关凤就占到了整个朝廷财政总收入的5 /6 还多
[00:04:26] 那整个皇帝皇族还要消费
[00:04:29] 还要被迫给这个辽西夏有所谓的这个税赐纳贡
[00:04:36] 还要给人家钱
[00:04:39] 那么这一系列的钱加起来
[00:04:41] 导致国家财政严重的入不敷出
[00:04:46] 财政赤字巨大
[00:04:49] 这就是容费
[00:04:52] 由三荣问题导致立国110 年的北宋王朝陷入了一种叫即拼即弱的局面
[00:05:03] 什么叫极品
[00:05:06] 收入越来越少
[00:05:08] 国家当然就越来越穷
[00:05:12] 尽管我们说北宋的疆土不及盛唐的一半
[00:05:17] 但是当时的财政总收入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盛唐
[00:05:23] 所以当时就有人讲
[00:05:25] 所入虽多
[00:05:27] 国运RI kui
[00:05:30] 财政收入很多
[00:05:31] 但是国家的能够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少
[00:05:36] 越来越少
[00:05:38] 这就导致国家积贫
[00:05:41] 那么极弱
[00:05:43] 就是说你国家穷啦
[00:05:45] 兵战斗力低
[00:05:46] 导致国家对外战争跟辽和西夏的战争打一仗败一仗
[00:05:54] 好不容易打个胜仗
[00:05:56] 签的条约也还是屈辱性的条约
[00:05:58] 由此导致呢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而被迫通过
[00:06:04] 这个跟人家签订条约
[00:06:06] 给人家所谓的睡姿纳贡
[00:06:08] 然后换取苟安
[00:06:10] 这就是国家势力越越来越弱的标志啊
[00:06:14] 那么
[00:06:14] 极贫极弱这种状况怎么办呢
[00:06:18] 我们说自古讲穷则思变
[00:06:21] 大家都认为该变了
[00:06:23] 不变不行啊
[00:06:25] 那么
[00:06:25]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主张求变
[00:06:29] 那他们争论的焦点又是什么呢
[00:06:33] A
[00:06:33] 首先第一点争论的焦点是变法的目标
[00:06:37] 神宗皇帝是当时的皇帝
[00:06:40] 那么他当时就想
[00:06:42] 迫于财政赤字的压力
[00:06:45] 一味的强调当今理财最为及物
[00:06:51] 也就是说
[00:06:51] 现在我最要紧的是怎么想办法增加国库的钱
[00:06:56] 王安石本来一开始不赞同这样急功近利的待遇
[00:07:00] 但是皇帝一直在强调
[00:07:02] 他也就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
[00:07:06] 观点啊
[00:07:07] 开始复旧
[00:07:09] 迎合神宗皇帝的这个意思
[00:07:13] 啊
[00:07:13] 那就先以这个改
[00:07:14] 增加国库的收入为主要目标来进行变法
[00:07:18] 王安石提出一个著名的变法口号
[00:07:21] 叫民不加辅尔国运饶
[00:07:26] 老百姓不愿增加额外的负担
[00:07:28] 但是国库会收入丰厚
[00:07:32] 当然最好啦
[00:07:33] 神宗皇帝
[00:07:34] 那你就改吧
[00:07:35] 但是司马光不赞成这样说
[00:07:37] 你照你这措施搞下去
[00:07:39] 那最终一定和当年汉武帝运这个商弘扬一样
[00:07:44] 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收刮潘剥民财
[00:07:48] 最终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严重的激化
[00:07:52] 不可能有第二条路
[00:07:54]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
[00:07:56] 司马光他对求变的观点是什么呢
[00:08:01] 安民勿扰
[00:08:03] 使之致富
[00:08:05] 养之有道
[00:08:06] 用之有节
[00:08:09] 也就是说
[00:08:10] 老百姓尽量的给他提供宽松的环境
[00:08:13] 让他自我发展啊
[00:08:15] 让他逐渐的富裕
[00:08:16] 而国家呢
[00:08:18] 要量入为出
[00:08:21] 然后你老是这么量入为出
[00:08:23] 也就是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
[00:08:26] 时间长了
[00:08:26] 慢慢的财政就有盈余
[00:08:29] 其次是变法的路径
[00:08:32] 对
[00:08:33] 变法的路径
[00:08:34] 作为王安石这样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
[00:08:38] 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00:08:39] 他呢
[00:08:41] 一开始也清楚
[00:08:42] 这变法关键得有合适的人选
[00:08:45] 关键在得人
[00:08:47] 没有合适的人选
[00:08:49] 你要在急功近利的变
[00:08:50] 它容易出问题
[00:08:51] 他一开始有这种清醒的认识
[00:08:54] 但是真正搞起变法来
[00:08:57] 他就操之过急
[00:08:59] 急功近利
[00:09:00] 最终酿成了一个灾害
[00:09:04] 那么王安石变法之初还提出一个所谓的三不足的口号
[00:09:11] 也就是说天变不足畏
[00:09:14]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00:09:19] 你什么都懂
[00:09:20] 他告诉皇帝
[00:09:21] 你什么都不要害怕
[00:09:23] 这个话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来说的话呀
[00:09:28] 这个话恐怕是有失偏颇的
[00:09:31] 我们就说这个天变不足畏
[00:09:36] 我们知道从董仲舒提出这个天人感应
[00:09:41] 君权神授这样一系列的理论以后
[00:09:44] 这个看似封建迷信的这个天人感应
[00:09:49] 实际上它是士大夫官僚集团用来制约皇权的这个杀手锏
[00:09:57] 顽石的三不足口号
[00:09:59] 你从根本上推翻了这样一种对皇帝的制约机制
[00:10:05] 那么这样的话呢
[00:10:07] 就非常的危险
[00:10:09] 所以在当年支持过范仲淹变法的三朝宰相富弼
[00:10:15] 听到王安石的这个三不足的口号以后
[00:10:18] 感到非常的震惊
[00:10:21] 他就讲
[00:10:21] 做皇帝的怕什么呀
[00:10:24] 就怕天天是能制约他的
[00:10:27] 上天出现什么异象了
[00:10:29] 官员一说
[00:10:30] 他就得听说
[00:10:31] 现在你连天都告诉皇帝
[00:10:33] 你可以不相信他
[00:10:36] 这可就危险啦
[00:10:38] 那么司马光在今天人们的眼睛里边儿啊
[00:10:43] 我们说一般的认识是他是个顽固的保守的政治家
[00:10:48] 其实
[00:10:49] 司马光也是主张变法的
[00:10:52] 但是他的变法观和王安石不一样啊
[00:10:56] 他曾经打过一个比喻
[00:10:59] A
[00:10:59] 他就讲
[00:11:00] 且治天下
[00:11:02] 譬如居室
[00:11:04] 弊则修之
[00:11:05] 非大坏不更造也
[00:11:09] 什么意思呢
[00:11:09] 就是治国理政
[00:11:12] 就像我们维护一个房子一样
[00:11:15] 这房子如果说
[00:11:18] 没有彻底的坏了
[00:11:20] 你就别推倒重来
[00:11:22] 推倒重来的话
[00:11:25] 那就需要两个条件
[00:11:27] 第一要有良将
[00:11:30] 第二要有美财
[00:11:32] 也就是说有好的材料
[00:11:33] 还要有好的建筑系
[00:11:35] 现在你两者都没有
[00:11:38] 就没有
[00:11:38] 既没有好的工匠
[00:11:40] 又没有好的建筑材料
[00:11:42] 你现在急急忙忙把房子拆了
[00:11:45] 那大家去哪遮风避雨啊
[00:11:48] 我们知道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是
[00:11:50] 这房子坏了
[00:11:52] 小萧萧补这可以
[00:11:53] 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
[00:11:56] 这房子拆下来
[00:11:57] 你再想服务员是绝对不可能啊
[00:11:59] 所以司马光组装组
[00:12:02] 他的主张就是说哪儿坏了我们修哪儿
[00:12:05] 局部的小修小补
[00:12:07] 这就是司马光的他的主张
[00:12:10] 面对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
[00:12:13]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主张要变法革新
[00:12:17] 但在变法的目标、方向以及实施的具体路径的环节
[00:12:21] 司马光和王安石出现了分歧
[00:12:24] 而王安石由于受到了皇帝宋神宗的支持
[00:12:28] 所以王安石的想法得到了实施
[00:12:31] 那么王安石变法给宋朝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00:12:36] 但是我们要知道
[00:12:38] 从顽石变法以后
[00:12:40] 一直到上个世纪之前
[00:12:43] 整个中国传统社会里边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的评价是说他的变法变乱祖宗法度
[00:12:52] 祸国殃民
[00:12:54] 甚至南宋的统治者把北宋的灭亡都归结到王安石变法的身上
[00:13:01] 在整个传统社会里边儿
[00:13:03] 这一直是这么这一个评价
[00:13:05] 那么一直到上个世纪20 年代
[00:13:08] 梁启超他写王安石传的时候
[00:13:12] 呃
[00:13:12] 才给王安石重新平反
[00:13:15] 这就有一个问题
[00:13:17]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
[00:13:21] 48 岁
[00:13:22] 神宗皇帝
[00:13:24] 当时21 岁血气方刚的小皇帝
[00:13:29] 神宗赵旭
[00:13:32] 鼎力支持年富力强、富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的王安石王安石在基层工作20 多年
[00:13:42] 那么
[00:13:43] 搞了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
[00:13:47] 为什么到最后在传统社会会有这样一种评价呢
[00:13:55] 君臣二人播下的是龙种
[00:13:58] 收获的为什么是跳着呢
[00:14:02] 我们就拿完事变法中间一个重要的
[00:14:06] 变法举措青苗法来说
[00:14:09] 青苗法它的实质上就是说
[00:14:12] 在农民春天要种地啊
[00:14:15] 缺钱买这种啊
[00:14:17] 顾更牛的这种状况下
[00:14:19] 国家呢把这个国库的钱贷给农民
[00:14:23] 农民呢以这个地里边的这个青苗作为抵押
[00:14:28] 秋收丰收以后首先还贷款
[00:14:31] 哎
[00:14:31] 这样的话
[00:14:32] 农民呢有收入有收成
[00:14:34] 政府呢增加了收入
[00:14:36] 这是本来是个双赢的事儿
[00:14:39] 王安石呢
[00:14:40] 他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就尝试推行这个政策
[00:14:45]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00:14:47] 但是这么一个在局部
[00:14:49] 在基层搞了很多年事业的一个认为是确实可行的这么一个方案
[00:14:55] 一旦在全国推广开以后
[00:14:58] 我们发现出问题了
[00:15:00] 问题出在哪儿
[00:15:01] 各级官员不但要完成
[00:15:04] 贷出款去还要保证收益
[00:15:06] 要求有20%的收益
[00:15:08] 每贷出一笔款
[00:15:09] 相应的20%的收益你要拿回来
[00:15:13] 那作为基层官员
[00:15:15] 那他就要
[00:15:17] 严格地执行
[00:15:19] 不但严格地执行它
[00:15:21] 要层层分解这些任务
[00:15:23] 层层分解的同时
[00:15:25] 还要层层加码
[00:15:28] 陈村摊派
[00:15:30] 这钱本意上是要带给买不起种子耕牛的这些穷困的农民
[00:15:39] 结果官员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呢
[00:15:41] 带给穷人
[00:15:42] 他的风险就大
[00:15:44] 所以呢
[00:15:44] 他就喜欢带给富人
[00:15:46] 而甚至带给市民
[00:15:49] 因为这些人他有钱还啊
[00:15:52] 甚至更有甚者
[00:15:53] 大概穷人还不了款的风险就大
[00:15:56] 那这个风险谁承担呢
[00:15:59] 那他把这个负担风险转移给谁呢
[00:16:02] 转移给跟穷人相处的周边的这些富人强制
[00:16:08] 穷人的邻居啊
[00:16:09] 这些富人替穷人担保
[00:16:12] 非常不幸的是
[00:16:14] 青苗法施行的头几年
[00:16:16] 正赶上自然灾害
[00:16:18] 那地里边儿收成不够
[00:16:21] 穷人还不了钱
[00:16:22] 那担保者富人就得还
[00:16:25] 所以秦疗法几年实施下来以后
[00:16:28] 穷人更穷了
[00:16:29] 富人也穷啦
[00:16:31] 这是出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啊
[00:16:35] 他可不是这么想的
[00:16:37]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
[00:16:39]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状况呢
[00:16:43] 我们说王安石啊
[00:16:44] 他没搞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00:16:48] 再好的经验
[00:16:50] 逐渐的放之四海而皆中
[00:16:54] 我们说今栽好
[00:16:56] 念歪了
[00:16:57] 他照样产生灾难
[00:17:00] 即便是金点子实施的方法不对
[00:17:04] 也不见得能够点石成金
[00:17:08] 所以
[00:17:10] 就无法使变法
[00:17:13] 他的这个最后的后果
[00:17:14] 我们来分析的话
[00:17:16] 变法的目标一开始定的就急功近利了啊
[00:17:20] 变法的实施路径啊也有问题
[00:17:23] 关键是对整个变法实际在推广开了以后
[00:17:27] 在全社会它的运行机制完事把控不住
[00:17:33] 晕人尤其成为一个大问题
[00:17:37] 那么司马光反对这些
[00:17:39] 他作为历史学家
[00:17:40] 他了解一个好的政策不见得能在全国推广
[00:17:45] 推广的关键就在于这些人
[00:17:48] 你遇到这些人怎么样
[00:17:50] 这些人究竟把你这个政策是怎么个推广法
[00:17:54] 可是
[00:17:54] 司马光的这种历史观
[00:17:56] 这种从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这种观点
[00:18:00] 在现实生活中当时还无法验证
[00:18:03] 所以
[00:18:05] 王安石不听
[00:18:06] 她也没法儿说
[00:18:07] 所以他只能告诉王安石
[00:18:09] A 说
[00:18:10] 你这个变法呀
[00:18:12] 其实
[00:18:14] 在于运行太过
[00:18:17] 自信太厚
[00:18:21] 也就是说你这个变法
[00:18:23] 你想的太过于急功近利了
[00:18:26] 而你呢
[00:18:28] 自信心又太强了
[00:18:30] 太自以为是啦
[00:18:33] 那么这种结果
[00:18:36] 他还提醒王安石
[00:18:39] 所以你看你这么搞朝东
[00:18:41] 我们这些大臣都不同意
[00:18:42] 不是我司马光一个不同意
[00:18:45] 欧阳修不同意
[00:18:46] 苏东坡不同意操纵
[00:18:49] 所有正直的大臣都不同意
[00:18:52] 但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皇帝的鼎力支持之下
[00:18:56] 就要搞
[00:18:57] 那你要推行变法就得晕人啊
[00:19:00] 晕什么能人呢
[00:19:02] 因为那些颂歌啪的年轻人
[00:19:04] 年轻官员这些人渴望出人头地啊
[00:19:08] 晚安使君这些人
[00:19:09] 结果司马光就告诫王安石
[00:19:12] 你用这些
[00:19:14] 特别急功近利的
[00:19:17] 无所畏惧的年轻人
[00:19:19] 我告诉你
[00:19:21] 你现在志得意满还春风得意的时候
[00:19:25] 这没问题
[00:19:26] 一旦将来你失去皇帝的信任
[00:19:29] 那这些人中有些人很可能为了他的功名利禄
[00:19:36] 搞不好就要反咬你一口
[00:19:39] 那要给你带来灾祸的
[00:19:42] 我们今天知道
[00:19:43] 翻开宋史
[00:19:45] 能发现
[00:19:46] 王安石变法的所有追随者、助手、参与者、支持者、学生
[00:19:53] 几乎都被写入了奸臣传
[00:19:57] 而王安石本人
[00:19:59] 在他失去皇帝信任的时候
[00:20:01] 也差一点被自己变法最亲密的助手、最重要的支持者吕惠卿给整死
[00:20:11] 也就是说
[00:20:12] 司马光的这个预言是应验了的
[00:20:15] 那么
[00:20:16] 司马光认为这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00:20:19] 关键在于与人得当
[00:20:22] 什么意思呢
[00:20:23] 变法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人
[00:20:26] 而不是急急忙忙的先把法律条令给变了
[00:20:31] 你
[00:20:31] 你急急忙忙把法律条令变了
[00:20:35] 没有合适的人
[00:20:36] 法再好
[00:20:38] 他也没用
[00:20:40] 就我们刚才讲的那句话
[00:20:41] 尽在好
[00:20:42] 念歪了它会造成灾难的
[00:20:45] 所以说
[00:20:47] 关键在于得人
[00:20:49] 但是对司马光的这种看法
[00:20:51] 神宗皇帝听不进去
[00:20:53] 王安石也固执己见
[00:20:55] 听不进去
[00:20:56] 那既然如此
[00:20:59] 司马公讲
[00:21:00] 你既然你们不听我的
[00:21:01] 我也不再你们眼前现眼
[00:21:03] 我呢
[00:21:03] 专心去修饰
[00:21:05] 我就是要通过历史上的这些
[00:21:08] 成败得失来告诉你们
[00:21:10] 你们这么做确实不行
[00:21:13] 可以这么讲
[00:21:13] 如果没有司马光和王安石变法的这个争论
[00:21:18] 没有他政治仕途上的失意
[00:21:22] 也就不大可能能产生资治通鉴这么一部巨著
[00:21:30] 司马光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00:21:32] 但他的政治主张没有被宋仁宗采纳
[00:21:35] 在这种情况之下
[00:21:37] 司马光毅然辞去了枢密副使的官职
[00:21:40] 退而修史15年
[00:21:42] 最终诞生的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通史著作
[00:21:46] 而这部通史巨著流传到今天
[00:21:49] 他对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
[00:21:51] 又难读在哪些地方呢
[00:21:54] 对资治通鉴这一部书来讲的话
[00:21:56] 我们说中国人不知道这部书的人很少
[00:21:59] 啊对这部书我们说历来是说好的人很多
[00:22:04] 但是真读过的人
[00:22:07] 不多
[00:22:08] 读过这本书的人呢
[00:22:11] 有心得的人
[00:22:12] 有心得体会的人很多
[00:22:14] 但是真要能说出个子丑寅卯a
[00:22:17] 写出来的当然就更少了
[00:22:20] 到今天
[00:22:21] 我们知道很多很多人的案头上都有资治通鉴这部书
[00:22:26] 可是真读过的不多
[00:22:28] 为什么
[00:22:30] 因为这部书对一般读者来说
[00:22:34] 他有两个难读
[00:22:36] 第一
[00:22:37] 阅读困难为什么阅读困难
[00:22:40] 因为这一部书它的编写体例很特殊
[00:22:45] 资治通鉴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00:22:50] 什么叫编年体
[00:22:51] 就是根据年月日为线索
[00:22:54] 年经市委a 来写历史
[00:22:57] 那么这种历史的写法
[00:23:01] 他有优点
[00:23:02] 就是技术史
[00:23:03] 历史事件发生的秩序
[00:23:06] 分明哎
[00:23:07] 从时间上给人以完整的历史概念
[00:23:11] 这种题材呢
[00:23:13] 它能够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全景
[00:23:17] 所以对一般
[00:23:19] 我们说要想从中间学习治国理政经验这样的
[00:23:24] 人来讲
[00:23:25] 这本书它这种写法非常有帮助
[00:23:29] 让你能够尽可能的在那个历史环境那边来体悟它这个政策的成败得失
[00:23:34] 而不是单大一的拿出某一个是来做事后诸葛亮式的就事论事
[00:23:41] 哎
[00:23:41] 这是他的优点
[00:23:42] 但是这种写法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
[00:23:46] 缺点就是一世儿歌列数圈
[00:23:50] 什么意思呢
[00:23:51] 我们知道很多大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
[00:23:55] 有的是延续几年
[00:23:57] 有的是延续十几年
[00:23:59] 有的甚至延续上百年
[00:24:02] 那么这个在知识空间里边记载的呢
[00:24:04] 就是今天寄一点儿
[00:24:05] 明天寄一点
[00:24:06] 所以你要想把这个事情的完整经过了解清楚
[00:24:10] 你得翻很多卷卷通鉴
[00:24:14] 换句话来说就是当你打开资治通鉴阅读的时候
[00:24:18] 你会发现这里边儿的事儿啊
[00:24:20] 哪一件他都记得不完整
[00:24:22] 这样记得说两句
[00:24:23] 又说那个事儿
[00:24:24] 所以导致一般独食者读读的时间一长
[00:24:28] 脑子就有点儿成浆糊了
[00:24:30] 读不下去了
[00:24:32] 这个读不下去
[00:24:33] 我们说这是有历史上就是有定评的
[00:24:37] 资治通鉴这部书自古以来号为难读
[00:24:42] 那么资治通鉴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
[00:24:45] 第二个难度就是不容易读透彻
[00:24:48] 为什么不容易读透彻呢
[00:24:51] 哎
[00:24:51] 我们可以跟这个
[00:24:53] 史学的另一个重要的著作史记做一个比较
[00:24:58] 跟史记如果做比较的话
[00:25:00] 我们发现资治通鉴和他有三个不同
[00:25:04] 这三个不同导致了我们来读资治通鉴比较难读
[00:25:09] 首先第一个不同是语言风格不同
[00:25:13] 史记语言极具文学性
[00:25:16] 非常生动
[00:25:17] 鲁迅先生讲骂史家之绝唱
[00:25:21] 无韵之离骚
[00:25:24] 所以这种语言读的让人血脉膨胀啊
[00:25:27] 哎
[00:25:27] 大家愿意读
[00:25:28] 而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呢
[00:25:31] 他的语言风格呢
[00:25:32] 正像朱熹讲的
[00:25:34] 翁公之言
[00:25:36] 如伤马骨数
[00:25:39] 桑麻部署我们日常传的用的最普通的这些东西
[00:25:44] 那这个最普通的东西
[00:25:47] 我们说那肯定是平淡
[00:25:51] 但是就像我们吃饭穿衣一样
[00:25:53] 最普通的衣服
[00:25:55] 最普通的饮食
[00:25:56] 我们能够长久的吃
[00:25:58] 天天给你吃山珍海味
[00:26:00] 你受得了吗
[00:26:01] 谁也受不了
[00:26:03] 所以一样的
[00:26:04] 司马光的这个语言看似平淡无奇
[00:26:08] 但是你细品发现里边的味道很足
[00:26:11] 他跟司马迁的史记不一样
[00:26:15] 第二个不同
[00:26:17] A 是写作宗旨
[00:26:19] 司马迁写史记
[00:26:22] 他的写作宗旨是就天人之际
[00:26:26]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00:26:30] 那意思就是说
[00:26:31] 我这个书就是要探究人和社会
[00:26:34] 人和自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这种规律
[00:26:38] 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00:26:40] 我要写一部特立独行的史书
[00:26:44] 史记却是无愧于司马迁这种写作宗旨
[00:26:49] 二
[00:26:50]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呢
[00:26:53] 他的写作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
[00:26:58] 考当今之得失
[00:27:01] 也就是说
[00:27:02] 我要通过渐进历代
[00:27:05] 他的兴衰成败
[00:27:08] 反过来对当今社会的得失来做一个见解
[00:27:14] 要提供这个见解作用
[00:27:17] 所以正因为它是这样一种写作宗旨
[00:27:20] 所以用司马光自己的话来讲
[00:27:22] 他写资治通鉴
[00:27:23] 他专门写那些对
[00:27:27] 国家盛衰有重要关系的
[00:27:31] 与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的那些大政方针政策
[00:27:36] 那些善的可以被后世效法的
[00:27:40] 那些人和善
[00:27:41] 那些呃的可以让后世听过
[00:27:44] 提供反面教材
[00:27:46] 渐渐的那些人和事儿
[00:27:48] 他写这些东西
[00:27:49] 也就是说
[00:27:50] 司马光写史书
[00:27:52] 他把史学的这种资质取件的公寓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00:27:59] A
[00:27:59] 这是她的第二个不同
[00:28:01] 而且他把这种思想一直贯穿整个资治通鉴全书
[00:28:06] 那么第三个不同
[00:28:08] 我们讲是关注对象不同
[00:28:12] 司马迁写史记
[00:28:14] 里边儿记写这个帝王将相啊
[00:28:17] 成功人士也写下里巴人、刺客、造反者、失败者这些人都写
[00:28:26] 这个是不符合正统史观的
[00:28:29] 那所以
[00:28:30] 史记在相当长的时间问世以后
[00:28:33] 被称为半数
[00:28:35] 谤是诽谤的谤
[00:28:37] 你真不舒服
[00:28:38] 不好
[00:28:40] 说个不好听话
[00:28:41] 那就是当时认为统治者就认为你这是胡说八道
[00:28:46] 那么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00:28:50] 他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00:28:52] 与治国理政相关的
[00:28:54] 他说一句话叫做一定是要让当时的执政者、统治者知道
[00:29:00] 自古的治世、太平盛世是非常少的
[00:29:05] 得到一个太平盛世
[00:29:06] 一个和平环境
[00:29:07] 相当的不容易
[00:29:09] 但是要把它坏掉、乱掉
[00:29:12] 很容易就把他乱掉了
[00:29:20] 智伯是谁
[00:29:21] 他的失败为什么最终促成了韩、赵、魏三家分晋
[00:29:25] 司马光为什么要把三家分晋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
[00:29:30] 敬请收看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之智伯之亡
[00:29:39] 资治通鉴记载了1362 年治乱兴衰的历史
[00:29:44] 讲述了历代帝王的成败得失
[00:29:47] 蕴含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
[00:29:50] 可以说他是司马光穷毕生心血之作
[00:29:53] 但它毕竟是一部诞生于1000多年前的通史著作
[00:29:58] 当时代发展到今天
[00:30:00] 资治通鉴还有现实价值吗
[00:30:03] 我们今天还有读这部书的必要吗
[00:30:06] 那么这样一部书对今天的我们来讲
[00:30:10] 我们说为什么必须读
[00:30:13] 我想至少有两个理由可以讲
[00:30:16] 第一
[00:30:17] 资治通鉴这部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23 年
[00:30:23] 也就是公元前403 年一直到后周显德六年
[00:30:28] 也就是公元959 年
[00:30:31] 公元9 60 年
[00:30:32] 大宋王朝建立
[00:30:33] 也就是大宋王朝建立的头一年前一年
[00:30:37] 共1362 年的历史
[00:30:41] 涉及到16 个朝代
[00:30:44] 那么这样一部通史呢
[00:30:46] 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体制运行的一个法则
[00:30:56] 它告诉我们传统社会的统治a 他的得与失
[00:31:03] 是一面镜子
[00:31:04] 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这样一个领域里边不可预的一座高峰
[00:31:14] 那么
[00:31:14] 我们为什么说它是相对简明的政治教科书呢
[00:31:18] 我们知道
[00:31:18] 与资治通鉴相对应的
[00:31:20] 正使我们现在所说的二十四史
[00:31:22] 当时已经有了17 史
[00:31:24] 17 史的文字有三千万字之多
[00:31:28] 当时的人就有一个感慨
[00:31:30] 说一部17 时不知从何读起
[00:31:35] 预读而无奈
[00:31:37] 而资治通鉴呢
[00:31:39] 这一部书
[00:31:40] 它的内容是300多万字
[00:31:42] 相对于17时来讲
[00:31:43] 删去了9/1 0
[00:31:47] 不投小了9/1 0
[00:31:49] 那么这样一个书
[00:31:50] 内容极其渊博
[00:31:52] 但是提纲携领
[00:31:53] 要点分明
[00:31:55] 简而终
[00:31:56] 于是
[00:31:57] 也就是说
[00:31:57] 虽然相对简洁
[00:31:59] 但是该说的事儿说得清清楚楚
[00:32:02] 明明白白
[00:32:03] 关键的是有资于治道
[00:32:08] 对治国理政有帮助
[00:32:10] 是这样一部书
[00:32:11] 那么历代的这个帝王对这部书都是京燕**啊
[00:32:17] 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皇帝
[00:32:21] 哎
[00:32:21] 他曾经对这部书下了很大的功夫
[00:32:23] 甚至他读出了一个叫做宽严相济
[00:32:29] 金泉护运的这样一个治国的心得
[00:32:33] 我们要讲的第二个理由就是资治通鉴这部书
[00:32:37] 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成人之学
[00:32:43] 为什么这么讲
[00:32:45] 研究资治通鉴的第一大家
[00:32:47] 宋末元初的
[00:32:49] 胡山行
[00:32:51] 他曾经就讲啊
[00:32:52] 说这样一部书
[00:32:55] 我们一般人都要读
[00:32:56] 不仅是领导
[00:32:58] 不仅是君主
[00:32:59] 他讲为人君而不知通鉴
[00:33:03] 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
[00:33:07] 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
[00:33:10] 为人臣而不知通鉴
[00:33:13] 则上无以事君
[00:33:17] 下无以志明
[00:33:19] 为人指而不知通鉴
[00:33:22] 则谋生必至于辱
[00:33:24] 先做事儿
[00:33:26] 不足以垂后
[00:33:29] 那意思就是说做国君的
[00:33:31] 你如果不了解资治通鉴所讲的这个传统政治文化
[00:33:35] 它的这个
[00:33:36] 内涵
[00:33:37] 那你想把国家治理好
[00:33:40] 你从哪儿着手啊
[00:33:41] 不知道
[00:33:42] 你想防止国家出现混乱
[00:33:44] 怎么防止啊
[00:33:46] 不知道
[00:33:47] 说我不做官
[00:33:49] 我不搞行政
[00:33:51] 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
[00:33:52] 为人子
[00:33:54] 你如果不了解资治通鉴里边所讲的中国传统政治的这些原则底线
[00:34:00] 你想光宗耀祖
[00:34:02] 你想人前险胜啊
[00:34:04] 搞不好你会辱没自己的祖宗
[00:34:07] 甚至做的事儿让后边的人戳脊梁骨
[00:34:10] 那么作为一代名城啊
[00:34:12] 曾国藩对资治通鉴也是声言**
[00:34:16] 他是曾经有一个观点
[00:34:18] 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呀
[00:34:22] 骑鹿骨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00:34:26] 他给了这八个字的评价
[00:34:28] 他给后辈推荐这部书的时候
[00:34:30] 他就讲资治通鉴这部书浩翔民工剧情
[00:34:36] 所以新加败家之故
[00:34:39] 使士大夫怵然之剑
[00:34:42] 16 斤以外不刊之
[00:34:45] 蝶也a 他甚至讲说
[00:34:48] 阁下呢啊
[00:34:48] 如果若能读此书
[00:34:51] 将来出而任势
[00:34:53] 必有所雌雄
[00:34:55] 而不致宿醉
[00:34:57] 也是资治通鉴这本书特别关注你那些名家、大家族
[00:35:02] 那些家族他怎么兴起的
[00:35:04] 又是怎么败亡的
[00:35:05] 你看了这些东西以后
[00:35:07] 让人胆战心惊
[00:35:08] 给人提供境界作用
[00:35:10] 说你如果读了这样一本书
[00:35:13] 你再出来做事儿的时候
[00:35:14] 你就知道原则底线在哪儿
[00:35:17] 你就不至于栽跟头
[00:35:19] 哎
[00:35:20] 犯这个不该犯的这种错误
[00:35:23] 他甚至讲啊
[00:35:24] 他说作为一个读书人啊
[00:35:26] 中国传统社会读书说六经之外有七叔
[00:35:31] 六斤
[00:35:31] 大家知道诗书礼易春秋
[00:35:34] 加上已经失传的月六斤
[00:35:37] 那么七叔呢
[00:35:39] 他指的是这个史记
[00:35:41] 汉书
[00:35:42] 庄子
[00:35:43] 韩愈文集
[00:35:46] 昭明文选社文解字和资治通鉴
[00:35:49] 曾国藩就讲了这七部书
[00:35:52] 除了六斤
[00:35:52] 六斤作为知道他是讲中国人他的这个价值观的
[00:35:57] 所以过去有一句话嘛
[00:35:58] 叫做人要读经
[00:35:59] 做事要毒死
[00:36:00] 而资治通鉴它是一部金史河流的书
[00:36:06] 曾国藩就讲了
[00:36:07] 你能把资治通鉴要是读下来
[00:36:09] 你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了
[00:36:11] 做事儿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悬崖勒a
[00:36:14] 它是这么一个意思
[00:36:16] 那么这次通向它的
[00:36:18] 精神内核是什么呢
[00:36:20] 它究竟讲什么呢
[00:36:22] 其实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
[00:36:25] 就是资治通鉴这本书
[00:36:26] 它讲的是一个中心
[00:36:28] 两个基本点
[00:36:29] 也就是说他以礼制文化为中心
[00:36:32] 以民愤怒和才德路为两个基本点
[00:36:37] 那么资治通鉴这部书里边有很多
[00:36:41] 评论司马光甚至专门写了119 篇评论
[00:36:45] 在他的第一篇评论里边
[00:36:47] 他就指出
[00:36:48] 成闻天子之职
[00:36:51] 莫大于礼
[00:36:53] 李莫大于奉
[00:36:55] 奉莫大于民
[00:36:57] 何为李纪纲
[00:36:59] 数和未付军
[00:37:01] 诚信和为民宫洪琴大
[00:37:07] 也就是说在传统社会里边
[00:37:09] 最重要的就是天子你要克手里为护理这个纲常名教
[00:37:17] 而这个课手里的关键就是要维护民愤的合法性
[00:37:24] 民愤里是个社会的纲常
[00:37:27] 凤是维护统治的这个合法性
[00:37:30] 民则是安定政治秩序的一个关键
[00:37:34] 那什么是民愤呢
[00:37:36] 明凤
[00:37:37] 民事声望的表称
[00:37:39] 凤是欲望的限度
[00:37:41] 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身份
[00:37:44] 你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00:37:46] 你这个不能乱来
[00:37:47] 传统社会里边儿特别讲这个
[00:37:49] 乱了
[00:37:50] 在上位的你随便
[00:37:52] 随便给下边儿不符合身份的人
[00:37:56] 你给他享受这个名分待遇了
[00:37:58] 那叫什么呢
[00:37:59] 泛滥运力
[00:38:00] 在下位的你随便
[00:38:03] 为了你不合适
[00:38:04] 不符合身份的理啦
[00:38:05] 这都是不行的
[00:38:06] 所以要维护里
[00:38:08] 如果一旦这个礼
[00:38:10] 也就是传统社会的这个
[00:38:13] 防火墙
[00:38:14] 一旦给突破了
[00:38:16] 结果会怎么样
[00:38:17] 结果会导致君臣之礼急坏矣
[00:38:21] 则天下以致立项军长
[00:38:25] 谁使圣贤之互为猪护者
[00:38:28] 涉及无不明生命之类
[00:38:31] 靡列己经习惯里坏了
[00:38:36] 最终的结果是
[00:38:38] 导致天上呢
[00:38:40] 靠完全赤裸裸的实力来说话
[00:38:44] 陷入一个丛林法则的横行的社会
[00:38:48] 谁的拳头硬
[00:38:49] 谁做老大
[00:38:49] 那这么做的结果不仅是那些有合法统治权的那些继承者
[00:38:54] 他们要失去继承权
[00:38:56] 老百姓也要跟着倒霉的
[00:38:58] 也要完蛋的
[00:38:59] 所以这还不可悲吗
[00:39:02] 哎
[00:39:02] 这就是司马光
[00:39:03] 他就讲哩
[00:39:04] 这个东西我们说一言以蔽之
[00:39:07] 理事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个基本的法宝
[00:39:13] 而礼乐教化
[00:39:15] 冈昌民愤
[00:39:17] 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
[00:39:20] 这是司马光的观点
[00:39:22] 你这个东西的作用太大了
[00:39:24] 要用来治国
[00:39:26] 治理诸侯国
[00:39:27] 那么诸侯们就知道什么呢
[00:39:29] 知道纲纪
[00:39:31] 那么就会导致一个政治祥和的局面
[00:39:34] 应置于全天下
[00:39:35] 那么天下就能够太平
[00:39:38] 哎
[00:39:38] 它里这个东西啊
[00:39:40] 绝不仅仅是让人在这个家里边儿
[00:39:43] 在屋子里边儿啊
[00:39:45] 进退有据啊
[00:39:46] 不乱套的
[00:39:47] 这个礼仪儿里是有它的精神内核的
[00:39:51] 哎
[00:39:52] 这就是司马光
[00:39:54] 他的理智观
[00:39:56] 那么
[00:39:57] 知识奉献这样一部对统治者提供间接的历史教科书
[00:40:03] 一开篇他写的是三家分晋这件事情
[00:40:07] 那么
[00:40:08] 司马光浓墨重彩地写了智博这样一个人物
[00:40:12] 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00:40:14] 请看下集
您可能还喜欢歌手百家讲坛的歌曲:
- 清代皇陵谜案 8 不愿子随父葬的雍正帝
- 清代皇陵谜案 9 不堪回首的嘉庆陵寝大案
- 《百家讲坛》 20160815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4 人生自有诗意
- 《百家讲坛》 20160814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3 古文别有洞天
- 《百家讲坛》 20160813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2 不避众怨的执政
- 《百家讲坛》 20160810 唐宋八大家·苏辙1 弟不必不如兄
- 《百家讲坛》 20160809 唐宋八大家·苏轼4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
- 《百家讲坛》 20160808 唐宋八大家·苏轼3 最包容的朋友圈
- 《百家讲坛》 20160728 走近林则徐4 别样“林青天”
- 《百家讲坛》 20160809 唐宋八大家·苏轼4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
随机推荐歌词:
- 北极没有玫瑰 [bt老师]
- 两只小山羊 [百川]
- 祝你幸福 [许志安]
- Stuck(Inside My Head) [The Graduate]
- Rowdy Blues [The Be Good Tanyas]
- Vomitorium Angelis [Averse Sefira]
- I Don’t Like It, I Love It [Sunfly Karaoke]
- No hay humor [Presuntos Implicados]
- Hatiku Terganggu(Album Version) [Glenn Fredly]
- WHERE THE HELL ARE MY FRIENDS [LANY]
- They Want EFX [Hit Crew Masters]
- Plain Gold Ring [Nina Simone]
- Dobre Sny [Goya]
- I Love You Because [Brenda Lee]
- Blue River [Eric Andersen]
- Oh, Sail Away [The Kingston Trio]
- Maxicale Rose [Teresa Brewer]
- Ain’t Your Mama(Reprise to Jennifer Lopez) [Natalie Gang]
- 傻女人 [刘莉]
- 人之初 [卢冠廷]
- Freight Train Blues [Bob Dylan]
- 别让梦醒来 [林朵]
- 兄弟同盟 [杨玲龙&陶馨州[男]&徐莞崎&胡秀历&心心&潘子华]
- 爱在现实中溺亡 [樱樱]
- Falling In Love [Jamie Lawson]
- 木偶 [毛一鹏&MJ-7]
- Take the ”A” Train [Duke Ellington]
- Only You Can Do It [Franoise Hardy]
- Bewildered [James Brown&D.R]
- Nutt D’Lvresse [Les Rita Mitsouko]
- 一生陪你唱情歌 [音乐走廊&歌一生]
- How Could I Ever Know?-1 [Edited Length 2: 30 (In The Style Of The Secret Garden) [Karaoke Version Teaching Vocal]] [Musical Creations Studio ]
- Nothin’ On You(DJ ReMix) [Remixed Hits Factory]
- So Long [Fats Domino]
- Boots of Spanish Leather [Nanci Griffith]
- Just Walking in The Rain [Johnnie Ray]
- Any Place I Hang My Hat Is Home [Lena Horne]
- Power of Love [Suzanna Lubrano]
- 5 palabras [NerdKids]
- 军校物语 [李明智]
- 雪人 [卓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