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歌词就来最浮云

《《百家讲坛》 20160721 大明疑案(下部)17 袁崇焕被凌迟之谜》歌词

所属专辑: 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39:50
《百家讲坛》 20160721 大明疑案(下部)17 袁崇焕被凌迟之谜

[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5] 崇祯皇帝只顾袁崇焕六项大罪疑点重重

[00:00:09] 导致一代名将离奇被杀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00:00:14] 系列节目大明疑案下

[00:00:15] 不知袁崇焕被凌迟之谜

[00:00:29] ER

[00:00:36] 公元1636 年

[00:00:38] 皇太极带领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

[00:00:41] 大敌当前

[00:00:42] 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匪夷所思地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00:00:47] 他的死亡是明君丧失立位、战功卓著、屡败金军的股肱之臣

[00:00:53] 从此以后

[00:00:54] 明君再也没有人能够抗衡强大的八旗铁骑

[00:00:58] 崇祯皇帝这一举动无疑是自毁

[00:01:02] 并最终导致了明朝的凄惨灭亡

[00:01:06] 朱由检的离奇举动令后人难以理解

[00:01:09] 就在短短几年之前

[00:01:11] 崇祯皇帝还对袁崇焕无比青睐

[00:01:14] 满100克

[00:01:15] 为什么如今却要对他互下杀手

[00:01:18] 朱由检变脸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00:01:22] 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带您步入大明王朝浩瀚的历史长河

[00:01:27] 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明疑案下之袁崇焕被凌迟之谜

[00:01:35] 大明王朝崇祯三年

[00:01:38] 即公元1630年的八月

[00:01:40] 崇祯皇帝啊

[00:01:41] 召集满朝文武开会

[00:01:44] 讨论如何处理袁崇焕的问题

[00:01:47] 满朝文武都来了

[00:01:49] 连这个翰林院的学者都叫来了

[00:01:53] 看大家聚齐了

[00:01:54] 皇帝朱由检就宣布了袁崇焕的六大罪状

[00:01:59] 宣布完之后啊

[00:02:00] 就为众位大臣

[00:02:02] 打折么

[00:02:04] 这个圆柱汉的罪名啊

[00:02:06] 大家都知道了

[00:02:08] 大家看如何处理

[00:02:10] 这位大臣跪在那儿

[00:02:12] 头也不抬

[00:02:13] 一言不发

[00:02:14] 皇帝就接着宣布他自己的决定了

[00:02:17] 一绿泽之意思是按大明王朝的法律

[00:02:22] 对袁崇焕凌迟处死

[00:02:25] 大厅内鸦雀无声

[00:02:27] 谁不吭声

[00:02:29] 就这样

[00:02:30] 袁崇焕

[00:02:31] 被崇祯皇帝下令

[00:02:34] 千刀万剐

[00:02:36] 大家一定会问

[00:02:37]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00:02:41] 几百年来对这个问题啊

[00:02:43] 意见分歧最大

[00:02:45] 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

[00:02:48] 统一的结论

[00:02:50] 今天我就具体分析一下

[00:02:54] 袁崇焕被凌迟的原因

[00:02:57]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00:02:59] 我想

[00:03:01] 从崇祯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所宣布的袁崇焕的罪名

[00:03:08] 逐一分析其

[00:03:10] 看看袁崇焕被凌迟究竟是罪有应得呢

[00:03:14] 还是受了冤屈

[00:03:16] 崇祯皇帝指控袁崇焕的第一个罪名

[00:03:19] 付托不效

[00:03:20] 专事欺隐

[00:03:22] 意思是

[00:03:22]

[00:03:22] 这袁崇焕呢

[00:03:24] 托付给他的事儿都没办成

[00:03:26] 他一味的欺骗皇上

[00:03:28] 隐瞒事实真相

[00:03:30] 这项指控显然指的是收复辽东一事儿

[00:03:34]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

[00:03:35] 立刻任命袁崇焕为右副都御史

[00:03:39] 挂兵部尚书衔

[00:03:41] 督师蓟辽、天津、山东军务

[00:03:44] 相当于现在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

[00:03:49] 最高军事长官

[00:03:50] 那崇祯皇帝为什么给袁崇焕这么大官职呢

[00:03:54] 就是想让袁崇焕呢尽快的收复辽东

[00:03:58] 这袁崇焕呢

[00:04:00] 当着皇帝的面

[00:04:01] 曾经夸下海口说

[00:04:03] 陛下

[00:04:03] 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

[00:04:05] 我保证五年收复辽东

[00:04:07] 皇帝听大喜

[00:04:08] 说什么条件尽管提

[00:04:11] 袁崇焕提了五个条件

[00:04:14] 第一

[00:04:14] 保证辽东将士的军饷

[00:04:17] 第二

[00:04:17] 要装备最精良的武器

[00:04:20] 第三

[00:04:21] 辽东地区人事任免要征求袁崇焕的同意

[00:04:26] 第四

[00:04:26] 希望陛下不要在身边人闲言碎语

[00:04:29] 第五

[00:04:31] 要求

[00:04:32] 变异形式职权意思是啊

[00:04:36] 可以打破常规

[00:04:38] 在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面前有临时决策的权利

[00:04:44] 崇祯皇帝都答应了

[00:04:46] 而且赐给袁崇焕一屏赏

[00:04:49] 坊间就这样

[00:04:50] 袁崇焕成为啊作为一个军事长官所能获得最高权力的

[00:04:56] 而且得到了皇帝的绝对的信任

[00:04:58] 可是袁崇焕上任一年后

[00:05:01] 皇太极亲率满蒙铁骑避开袁崇焕把守的

[00:05:07] 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

[00:05:10] 来到几门一线的长城脚下

[00:05:13] 对其风口一带的长城防线发起猛烈进攻

[00:05:19] 突破防线

[00:05:20] 进攻北京城

[00:05:21] 给大明王朝这个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00:05:26] 不过

[00:05:27] 从袁崇焕上任到皇太极发动进攻

[00:05:30] 只有一年时间

[00:05:32] 比五年收复辽东还差四年

[00:05:35] 所以付托不效

[00:05:37] 专事欺隐这个罪名是不成立的

[00:05:40] 崇祯皇帝指控袁崇焕的第二项罪名已是米则自大

[00:05:46] 意思是啊

[00:05:47] 把粮食卖给敌人

[00:05:49] 增加敌人的实力

[00:05:51] 这项指控确有其事

[00:05:54]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

[00:05:56] 崇祯二年的春天

[00:05:58] 蒙古地区卡拉进步遭受了自然灾害

[00:06:02] 灾害非常严重

[00:06:04] 开始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00:06:07] 卡拉沁部各部头领就要求明朝政府卖粮食给他们

[00:06:12] 面对卡拉沁各部的要求

[00:06:14] 袁主管怎么办

[00:06:16] 袁崇焕的意思

[00:06:18]

[00:06:20] 经和明争夺辽东的战事中

[00:06:23] 蒙古是双方都共同争取的对象

[00:06:27] 袁崇焕主张联合蒙古共同对付金国

[00:06:32] 所以他就主张啊

[00:06:34] 卖粮是给这个卡拉进步

[00:06:37] 卡拉进各部首领听说朝廷要卖给他们粮食

[00:06:40] 指天发誓说

[00:06:41] 绝不辜负朝廷的恩情

[00:06:44] 可是崇祯皇帝听说呀

[00:06:46] 这卡拉亲人呢

[00:06:47] 接受了朝廷卖给它粮食之后呢

[00:06:50] 转手就卖给了金国

[00:06:52] 被崇祯皇帝下旨严格禁止给卡拉沁人卖粮食

[00:06:57] 卡拉金各部首领失望了

[00:06:59] 所以就倒向了皇太极

[00:07:02] 其实啊

[00:07:03] 这卡拉沁人当时啊

[00:07:06] 完全是墙头草

[00:07:09] 在金河名之间

[00:07:11] 左右摇摆

[00:07:12] 谁强大呢

[00:07:13] 就附和谁

[00:07:15] 所以

[00:07:16] 崇祯二年的十月下旬

[00:07:18] 这皇太极啊

[00:07:20] 率领着这个马鞍能铁骑通过蒙古的察哈尔部

[00:07:25] 在卡拉奇的引领之下

[00:07:26] 突然出现在几门一线的长城脚下

[00:07:30] 对喜峰口一带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00:07:34] 对袁崇焕对卡拉进人估计不足

[00:07:37] 过于相信卡

[00:07:38] 垃圾人

[00:07:39] 造成重大的失误

[00:07:41] 但是罪不致死

[00:07:44] 更不至于被凌迟啊

[00:07:46] 崇祯皇帝指控袁崇焕的第三个罪名

[00:07:49] 以谋款则斩帅

[00:07:51] 意思是这袁崇焕的

[00:07:54] 为了和皇太极达成和平协议

[00:07:58] 所以呢杀了边关大帅毛文龙

[00:08:01] 关于这项指控

[00:08:03] 争议最大

[00:08:05] 争议的焦点有两个

[00:08:07] 第一呢

[00:08:08] 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是否有这个约定

[00:08:12] 其二

[00:08:13] 毛文龙究竟该不该杀

[00:08:17] 那么为了说清这个问题

[00:08:19] 咱们就得从这个边关大帅毛文龙说起了

[00:08:23] 给毛文龙啊

[00:08:24] 官居左都督

[00:08:26] 他在这个鸭绿江出海口的一个小岛

[00:08:29] 叫皮岛

[00:08:30] 又叫东江的小岛上建立了根据地

[00:08:34] 人马大概有3万左右

[00:08:36] 形成大明王朝对后金的一支重要的牵制力量

[00:08:41] 皇太极就说呀

[00:08:42] 就评价这个毛文龙

[00:08:44]

[00:08:44] 有毛文龙在我不敢出远门

[00:08:46] 否则家里的老婆孩子难保

[00:08:49] 那么在阉党专政时期呢

[00:08:52] 这毛文龙啊

[00:08:53] 花重金

[00:08:55] 行贿这个魏忠贤

[00:08:58] 又称魏忠贤为义父

[00:09:00] 要给魏忠贤修生祠

[00:09:02] 得到了魏忠贤的信任和重用

[00:09:05] 可是

[00:09:06] 这个崇祯皇帝登基之后

[00:09:09] 铲除了阉党集团

[00:09:10] 并没有把毛文龙当做阉党分子处理

[00:09:14] 曾经有人上书弹劾毛文龙

[00:09:17]

[00:09:17] 毛文龙啊

[00:09:19] 贪污军饷

[00:09:21] 要查处毛文龙贪污军饷的问题

[00:09:24] 被皇帝阻止了

[00:09:25] 崇祯皇帝说

[00:09:26] J 毛文龙在海外牵制敌人太辛苦了

[00:09:30] 咱们就不要再军饷问题上难为他们了

[00:09:38] 毛文龙虽然与魏忠贤有牵连

[00:09:41] 但是它的存在对皇太极的清军有着极大的威慑

[00:09:45] 此时辽东战局形势危急

[00:09:48] 毛文龙在皮岛的军事力量对明君的对敌作战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00:09:54] 对于这一点

[00:09:55] 袁崇焕不可谓不清楚

[00:09:57] 那么

[00:09:58] 既然如此

[00:09:59] 他为什么还执意要杀掉毛文龙

[00:10:02] 这会是袁崇焕激怒崇祯皇帝并导致最终被处死的原因吗

[00:10:07] 其实这个袁崇焕开始啊

[00:10:10] 并没有想要沙漠的人

[00:10:12] 他是做好了两手准备的

[00:10:14] 用它自己的话说

[00:10:16] 可用则用之

[00:10:17] 不可用则杀之

[00:10:19] 意思是

[00:10:20] 如果毛文龙能为我所用

[00:10:22] 我就重用他

[00:10:23] 如果他不为我所用

[00:10:24] 我就杀了他

[00:10:25] 所以

[00:10:26] 袁崇焕上岛和毛文龙谈判

[00:10:28] 就想争取毛文龙为己所用

[00:10:33] 可是毛文龙啊

[00:10:34] 实在是不受节制

[00:10:36] 谈判一连进行了三天

[00:10:38] 一项协议没达成

[00:10:40] 给袁崇焕对毛文龙的耐心就丧失了

[00:10:43] 渐渐就起了杀心

[00:10:46] 谈判的破裂

[00:10:47] 固然由于毛文龙不受节制

[00:10:49] 不听指挥

[00:10:50] 可是袁崇焕不懂得妥协和让步

[00:10:53] 这是袁崇焕最大的失误

[00:10:56] 为什么这么说

[00:10:57] 因为毛文龙啊

[00:10:58] 他经营东江根据地都快十年了

[00:11:02] 你说袁崇焕

[00:11:02] 你来到这个辽东

[00:11:05] 面对这个项地方军阀一样的毛文龙

[00:11:09] 你要做出让步和妥协

[00:11:12] 以争取团结毛文龙的力量

[00:11:15] 共同完成收复辽东的大业

[00:11:18] 可惜啊

[00:11:19] 袁崇焕没有这个心胸

[00:11:21] 所以袁崇焕杀了毛文龙

[00:11:24] 毛文龙被杀

[00:11:26] 对皇太极啊

[00:11:27] 就免去了后顾之忧

[00:11:29] 所以才会发生皇太极亲率满蒙铁骑

[00:11:34] 绕过这个

[00:11:36] 蒙古进攻北京城的这次战事

[00:11:41] 从这个角度上说

[00:11:43] 崇祯皇帝杀袁崇焕不冤

[00:11:46] 可是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

[00:11:49] 那正是用人之际啊

[00:11:51] 既然已经损失了一个毛大帅了

[00:11:54] 这袁崇焕就不能再杀了

[00:11:57] 应该让他戴罪立功

[00:11:59] 所以啊

[00:12:00] 这袁崇焕一死啊

[00:12:03] 这整个J 崇祯王朝啊

[00:12:06] 就没有人能够阻拦得了皇太极的进攻了

[00:12:11] 崇祯皇帝指责袁崇焕的第四个罪名

[00:12:14] 纵敌长驱

[00:12:16] 顿兵不战

[00:12:17] 意思是当皇太极对北京发动进攻的时候

[00:12:22] 袁崇焕呢

[00:12:23] 放纵敌人长驱直入

[00:12:25] 自己却按兵不动

[00:12:29] 事情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00:12:31] 实际上

[00:12:33] 被袁崇焕接到战报的第一时间

[00:12:36] 就立刻派驻扎在山海关的平辽总兵赵率教率4000关宁铁骑立刻驰援这个遵化城

[00:12:48] 要在遵化一线建构第一道防线

[00:12:51] 拦截满蒙铁骑的南下

[00:12:54] 可惜赵帅教半路中了埋伏

[00:12:57] 4000将士全军覆没

[00:13:00] 与此同时

[00:13:01] 袁崇焕率领9000关宁铁骑、7000步兵奔冀州而来

[00:13:06] 要在蓟州一线建筑第二道防线

[00:13:10] 要与皇太极决一死战

[00:13:13] 可是皇太极呢

[00:13:15] 人家没进攻冀州

[00:13:16] 耳屎向西本顺义而去

[00:13:20] 情况如此的危机了

[00:13:23] 袁崇焕下令

[00:13:24] 丢下步兵、炮兵和辎重

[00:13:28] 人不吃饭

[00:13:29] 马不卸鞍

[00:13:30] 走小路绕近道

[00:13:33] 一路狂奔呢

[00:13:35] 终于在皇太极之前到达了北京城下

[00:13:40] 皇太极带着大队人马一到北京

[00:13:42] 立刻分兵两路攻打北京城

[00:13:46] 其中有一路呢

[00:13:48] 就攻打广渠门外的关宁铁骑

[00:13:52] 双方激战八小时啊

[00:13:54] 关宁铁骑经过奋勇厮杀

[00:13:57] 浴血奋战

[00:13:58] 终于把满蒙铁骑击溃了

[00:14:01] 击退30 里啊

[00:14:04] 取得了广渠门外大街

[00:14:07] 那么以上战力表明

[00:14:10] 崇祯皇帝所谓的纵敌长驱

[00:14:14] 按兵不动

[00:14:16] 这种指控也是不成立的

[00:14:18] 崇祯皇帝指控袁崇焕的第五项罪名

[00:14:22] 援兵四级

[00:14:23] 进行散遣

[00:14:24] 意思是当全国各地勤王的兵马聚集在京师地区之后啊

[00:14:30]

[00:14:30] 袁崇焕却把这些人马全打发回去了

[00:14:33] 这怎么可能呢

[00:14:35] 实际情况是这样

[00:14:36] 全国各地的勤王兵马纷纷的来到了京师地区

[00:14:41] 童年皇帝任命袁崇焕为全国各地勤王兵马总指挥

[00:14:47] 袁崇焕对各地的勤王兵马作了部署和安排之后呢

[00:14:52] 就派人骑快马进京

[00:14:54] 向皇帝汇报了他的部署和安排

[00:14:57] 皇帝看完他的安排之后

[00:14:59] 回复袁崇焕说

[00:15:01] 账究竟怎么打

[00:15:02] 你见机行事

[00:15:04] 满蒙铁骑啊

[00:15:05] 开始对广渠门外以南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00:15:08] 袁崇焕带着他的关宁铁骑

[00:15:10] 凭借战袍和栅栏和对满蒙铁骑进行顽强的苦战

[00:15:16] 打得非常残酷

[00:15:18] 后来这皇太极啊

[00:15:20] 觉得自个儿的伤亡太重了

[00:15:22] 于是撤出战斗呢

[00:15:23] 撤到了南海子

[00:15:25] 也就是现在的南苑

[00:15:26] 袁崇焕派500名火炮手悄悄的潜伏在这个皇太极大营的周边呢

[00:15:34] 突然同时发放后

[00:15:35] 金军大营顿时乱作一团

[00:15:38] 这皇太极没办法

[00:15:39] 只好撤出了南海

[00:15:41] 以上战斗表明

[00:15:43] 说袁崇焕

[00:15:45] 援兵四级进行散遣

[00:15:48] 这个指控也是不成立的

[00:15:50] 崇祯皇帝指控袁崇焕的第六个罪名

[00:15:53] 及兵薄城下

[00:15:55] 遣邪喇嘛坚挺入城

[00:15:58] 意思是

[00:15:59] 当敌人的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

[00:16:02] 袁崇焕呢

[00:16:03] 悄悄带着个喇嘛

[00:16:04] 非要进北京城不可

[00:16:07] 那么事情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呢

[00:16:10] 实际上

[00:16:12] 在袁崇焕带着他的关宁铁骑来到北京城下的时候

[00:16:16] 成长的守军坚决阻止袁崇焕进场

[00:16:21] 没办法

[00:16:21] 袁崇焕带着关宁铁骑只好在北京城外

[00:16:25] 与满蒙铁骑进行苦战

[00:16:29] 经过一番苦战

[00:16:30] 终于取得了广渠门外大捷

[00:16:33] 这袁崇焕呢

[00:16:35] 才获得准许进京城

[00:16:37] 妗子进宫见皇帝

[00:16:40] 袁崇焕见了崇祯皇帝之后

[00:16:42] 就请求说

[00:16:43] 陛下能否让我的关宁铁骑进入外城御敌

[00:16:48] 被崇祯皇帝想都没想一口就否决了

[00:16:51] 不行

[00:16:53] 袁崇焕没办法

[00:16:55] 无奈之下辞别了皇帝

[00:16:57] 坠城而出

[00:16:59] 就是坐在一个大苔筐里

[00:17:01] 有四个士兵啊

[00:17:03] 用绳子把它吊出城

[00:17:06] 整个北京保卫战中

[00:17:08] 袁崇焕多次出入北京城

[00:17:10] 都是用的这种方式

[00:17:12] 所以说呀

[00:17:14]

[00:17:14] 皇帝所谓的

[00:17:17] 及兵薄城下遣邪喇嘛坚请入城

[00:17:22] 这个指控也是不成立的

[00:17:25] 在傅小凡老师看来

[00:17:27] 崇祯皇帝指控袁崇焕的六项罪名

[00:17:30] 要么不成立

[00:17:31] 要么罪不至死

[00:17:32] 尤其在京师被围、国家有难的危急关头

[00:17:36] 仅凭以上理由就处死袁崇焕

[00:17:38] 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00:17:40] 关于崇祯皇帝为什么要处死袁崇焕

[00:17:43] 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

[00:17:45] 然而在傅小凡老师眼里

[00:17:47] 这个说法更是疑点重重

[00:17:49] 经不起推敲

[00:17:51] 那么

[00:17:51]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说法

[00:17:53] 这个说法的可疑之处又在哪里呢

[00:17:57] 以上指控的所有的罪名

[00:17:59] 要么就是不成立

[00:18:02] 要么就是

[00:18:03] 罪不及死

[00:18:05] 那为什么崇祯皇帝还要杀袁崇焕呢

[00:18:10] 有人说是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

[00:18:16] 在很多史料中都记载了这样子的故事

[00:18:19] 说这皇太极啊

[00:18:21] 在广渠门再被打败之后

[00:18:24] 回到大帐

[00:18:25] 就命令他的两个副将

[00:18:28] 在关押着明朝一位姓延误的太监的隔壁房间悄悄的耳语

[00:18:35] 说今天皇城撤兵

[00:18:38] 那完全是谋略

[00:18:41] 今儿一大早啊

[00:18:42] 皇上骑着马到了袁崇焕的阵前

[00:18:45] 从袁崇焕震中呢

[00:18:46] 也骑马来了两个人

[00:18:48] 三个人在阵前交谈了很长时间

[00:18:51] 说这北京城啊

[00:18:53] 迟早得拿下

[00:18:55] 在隔壁房间住的这个杨太监呢

[00:18:59] 假装睡着了

[00:19:00] 就把隔壁房间的耳语听见了

[00:19:03] 记住

[00:19:04] 第二天一大早

[00:19:05] 皇太极就把这杨太监放回去了

[00:19:08] 杨太监回到京城

[00:19:10] 见了皇上

[00:19:11] 就把他听到的隔壁房间的耳语告诉了崇祯皇帝

[00:19:16] 崇祯皇帝就相信了

[00:19:18] 于是下决心除掉袁崇焕

[00:19:21] 只要是熟悉明史的人都听到过这个故事

[00:19:24] 那么这件事情是否真实发生过呢

[00:19:28] 我认为啊

[00:19:29] 这个故事上半截儿是真的

[00:19:31] 下半截是假的

[00:19:34] 半真半假为什么这么说

[00:19:38] 所谓上半截是真的

[00:19:40] 就是根据满足人的史料和清朝人编的清史稿

[00:19:45] 鲍承先传中记载

[00:19:48] 说从此记得设计到实施有详细的记录

[00:19:52] 说明他们是知情者

[00:19:54] 这个报成仙呢

[00:19:54] 就是此地的执行者

[00:19:56] 他当时是皇太极手下的一员副将

[00:19:59] 为这个次要人物作传

[00:20:01] 没必要造假

[00:20:03] 所以

[00:20:05] 这个计谋是真实存在的

[00:20:08] 那么下半截儿就不一定了

[00:20:11] 就是这个计谋实施的效果

[00:20:13] 你满族人就不知道了

[00:20:15] 他们完全靠推测

[00:20:17] 所以我说他下半截是假的

[00:20:21] 为什么这么说

[00:20:22] 比如这阳台间究竟听没听到隔壁房间的耳语

[00:20:27] 这是此计的关键

[00:20:28] 也是此机最大的破绽

[00:20:31] 那你第二天早晨总不能问

[00:20:32]

[00:20:33] 你听见我昨晚儿与了吗

[00:20:35] 不能问呢

[00:20:36] 所以究竟听没听到

[00:20:37] 不知道

[00:20:39] 那么

[00:20:40] 就算他听见了隔壁房间的儿女

[00:20:44] 那么这位养马的太监能进宫见到皇上吗

[00:20:48]

[00:20:48] 就算她见到了皇上

[00:20:50] 告诉了皇上

[00:20:51] 他听到了隔壁房间的耳语呢

[00:20:54] 皇上能相信他吗

[00:20:56] 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解答

[00:20:59] 这只有杨太监和崇祯皇帝自个儿知道

[00:21:04] 所以明朝人编的明史只字不提此事说明

[00:21:09] 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这件事儿的存在

[00:21:12] 可是这皇帝的确开始怀疑袁崇焕

[00:21:16] 但却并非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

[00:21:20]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00:21:22] 就是皇帝身边那些人呢的挑唆呢

[00:21:26] 什么人在挑唆呢

[00:21:28] 就是皇太极带着他的蛮猛铁骑到了顺义一带烧杀劫掠

[00:21:32] 而这一代恰恰是皇帝身边那些黄金国际和大太监们的庄园

[00:21:39] 他们损失惨重

[00:21:40] 他们想不通啊

[00:21:42] 他说大明王朝养这么多士兵

[00:21:44] 怎么就拦不住皇太极的进攻呢

[00:21:47] 于是就向皇上告状

[00:21:48] 就说袁崇焕通敌

[00:21:51] 而且阻止秦王兵马与皇太极决战

[00:21:54] 一个人说不要紧

[00:21:55] 大伙儿都说崇祯皇帝终于开始怀疑袁中华

[00:22:01] 其实这个

[00:22:03] 崇祯皇帝刚开始啊

[00:22:05] 并没有要杀袁崇焕的意思

[00:22:08] 用他的话说是暂卸任听看

[00:22:12] 意思是暂时解除职务

[00:22:15] 听候调查

[00:22:17] 当这个袁崇焕被捕

[00:22:19] 关宁铁骑撤出战场

[00:22:22] 皇太极得知消息之后

[00:22:24] 觉得攻陷北京城的机会来了

[00:22:27] 立刻停止了东城的脚步

[00:22:30] 掉头向西

[00:22:31] 然后向南进攻北京城永定门

[00:22:38] 这个满贵啊

[00:22:39] 这会儿接替了袁崇焕

[00:22:42] 这个兵马总指挥的职务

[00:22:44] 带着4万明军和蛮猛铁骑艰苦鏖战

[00:22:49] 最终呢

[00:22:50] 满桂战死

[00:22:51] 满桂手下的几员大将被俘投降了

[00:22:55] 明军损失惨重

[00:22:57] 明军被打败了

[00:22:58] 虽然明军被打败

[00:23:00] 但是满蒙铁骑也伤亡惨重

[00:23:03] 对皇太极觉得没什么便宜可占了

[00:23:06] 于是撤出了京师地区

[00:23:09] 在他退出京师地区之前呢

[00:23:11] 他派重兵占据了遵化、栾城、永平和迁安四个线程

[00:23:16] 你说这皇太极啊

[00:23:18] 站着四个县城干嘛

[00:23:20] 他准备以后随时越过长城

[00:23:22] 进攻北京地区啊

[00:23:24] 长城南线

[00:23:27] 安了四个钉子在长城防线岂不形同虚设了

[00:23:32] 怎么办

[00:23:33] 当时啊

[00:23:35] 进入到京师地区的勤王兵马已经有20万了

[00:23:40] 可是

[00:23:40] 袁崇焕被捕

[00:23:41] 满桂战死

[00:23:42] 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

[00:23:46] 就在这个崇祯皇帝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

[00:23:50] 由于袁崇焕被捕啊

[00:23:52] 负气带着关宁铁骑撤出战场的这个祖大寿

[00:23:58] 接到袁崇焕的亲笔信

[00:24:00] 受到感动

[00:24:01] 然后带着官兵铁骑又返回战场

[00:24:04] 在祖大寿回到京师地区之后呢

[00:24:07] 立刻给皇上写信

[00:24:09] 请求皇上原谅自己

[00:24:11] 给自己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00:24:13] 皇上马上给祖大寿回信说

[00:24:15] 祖大寿

[00:24:16] 好样的

[00:24:17] 好好干挣

[00:24:18] 坚决支持

[00:24:20] 就这样

[00:24:20] 祖大寿带着他的关宁铁骑

[00:24:22] 用五天时间就把这四个县城全部收复了

[00:24:26] 消息传到京城

[00:24:28] 崇祯皇帝大喜呀

[00:24:31] 感慨道

[00:24:32] 哎呀

[00:24:33] 守辽东还非得蛮子不可呀

[00:24:37] 因为这袁崇焕呢祖籍广西

[00:24:40] 是出生在广东

[00:24:42] 所以

[00:24:43] 崇祯皇帝总是亲切地称他为蛮子

[00:24:46] 显然

[00:24:47] 这会儿崇祯皇帝绝不会再怀疑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有什么勾结

[00:24:58] 历史的种种迹象表明

[00:25:00] 疑心很重的崇祯皇帝虽然对袁崇焕的一些做法很是不满

[00:25:05] 但是在袁崇焕被关押的八个月的时间里

[00:25:08] 经过他的观察和分析

[00:25:10] 袁崇焕并没有犯下必死之罪

[00:25:13] 如果没有什么其他情况

[00:25:15] 也许释放袁崇焕

[00:25:16] 让他继续驰骋疆场

[00:25:18] 为国效力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00:25:21] 然而

[00:25:21] 就是在这个时候

[00:25:23] 一件事情的发生让疑虑重重的崇祯皇帝竟起杀心

[00:25:28] 那么

[00:25:28] 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之事

[00:25:30]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00:25:36] 请继续收看系列进攻大明疑案下木质袁崇焕被凌迟之谜

[00:25:45] 可是袁崇焕一案呢

[00:25:47] 这一拖就拖了八个多月

[00:25:50] 为什么拖这么长时间呢

[00:25:52] 就是因为朝中有些人呐

[00:25:55] 他非要置袁崇焕死地不可

[00:25:59] 于是呢

[00:26:00] 就开始造污蔑

[00:26:02] 捏造事实

[00:26:05] 把问题越搞越复杂

[00:26:08] 那么

[00:26:09] 什么人非要置袁崇焕于死地不可呢

[00:26:13] 首先就是这个温体仁

[00:26:16] 他是礼部侍郎

[00:26:18] 那他为什么要支援中华于死地呢

[00:26:21]

[00:26:21] 他想入阁

[00:26:24] 当时这内阁成员呢

[00:26:25] 就五到七米

[00:26:28] 名额有限

[00:26:29] 你要想入阁

[00:26:30] 别人就得出格

[00:26:31] 怎么才能让别人出格

[00:26:33] 自个儿入格呢

[00:26:35] 要是等这五个成员

[00:26:37] 退休自然死亡

[00:26:39] 等不及呀

[00:26:40]

[00:26:41]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找出这成员中谁有毛病

[00:26:46] 弹劾他

[00:26:47] 让他滚蛋

[00:26:48] 自个儿不就入格了吗

[00:26:49] 当皇太极进攻北京城的时候

[00:26:53] 给温体仁呢发现了

[00:26:56] 自己入阁的机会到了

[00:26:58] 于是就上书

[00:27:00] 上秘书

[00:27:01] 弹劾袁崇焕J 秘书什么意思呢

[00:27:04] 一般的尚书大臣监视要传阅的

[00:27:07] 而秘书尽给皇帝看

[00:27:09] 这就叫小报告

[00:27:12] 所以对温体仁在秘书中弹劾袁崇焕说

[00:27:16] 引敌长驱遇一上

[00:27:19] 以城下之盟矣

[00:27:21] 此时的袁崇焕呢

[00:27:23] 带领着敌人啊

[00:27:24] 长驱直入

[00:27:25] 目的就是要挟皇上结城下之盟

[00:27:30] 你说这袁崇焕又不是那个成员

[00:27:33] 你温体仁要入咯

[00:27:34] 你弹劾袁崇焕干嘛

[00:27:36]

[00:27:36] 这就是文体人的狡猾之处

[00:27:39] 因为这几个内阁成员你挑不到毛病

[00:27:42] 这会儿

[00:27:43] 所以他就想

[00:27:44] 如果把袁崇焕和某一个内阁成员连起来

[00:27:48] 那么

[00:27:49] 打倒了袁崇焕

[00:27:50] 这内阁成员不就搬倒了吗

[00:27:53] 所以

[00:27:53] 这温体仁弹劾袁崇焕呢

[00:27:56] 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00:27:58] 果真

[00:27:59] 他这个秘书弹劾完袁崇焕之后

[00:28:02] 再谈合的矛头就指向了内阁成员钱龙锡

[00:28:07] 问题人说

[00:28:08] 乾隆息诉

[00:28:10] 与圆通以为长城意思是潜龙、西河、袁崇焕关系非常好

[00:28:17] 一向很好

[00:28:19] 而且把袁崇焕当做他自己倚仗的军事力量

[00:28:23] 只要把这个袁崇焕的罪名定死了

[00:28:29] 打倒钱龙锡不就是易如反掌吗

[00:28:33] 可是仅凭你温体仁一个人的力量

[00:28:37] 还是扳不倒袁崇焕和乾隆系统

[00:28:40] 当皇帝把袁崇焕打入大牢之后

[00:28:44] 残余的阉党分子看到了机会

[00:28:48] 于是他们也跳出来

[00:28:50] 上书弹劾袁崇焕和钱龙锡

[00:28:53] 首先跳出来的就是江西道御史高检

[00:28:57] 高杰上书弹劾袁崇焕和其他东西

[00:29:00] 说袁崇焕之所以敢擅杀边关大帅毛文龙

[00:29:04] 就是因为钱龙锡的知识

[00:29:07] 这是他们两个人密谋的结果

[00:29:09] 又说这个祖大寿

[00:29:11] 居然敢私自撤兵离开战场

[00:29:14] 这完全是钱龙锡挑唆的结果

[00:29:18] 哎哟

[00:29:19] 又说了

[00:29:20] 像这样的人

[00:29:22] 一个也不能留

[00:29:23] 应该通通杀了

[00:29:25]

[00:29:26] 钱龙锡马上上输给自己

[00:29:27] 申辩呀

[00:29:29] 说我对这袁崇焕我压根儿不认识啊

[00:29:32] 就是因为袁崇焕当着皇帝的面说要五年收复辽东

[00:29:37] 我觉得这事儿有点儿悬

[00:29:39] 那不太可能

[00:29:41] 所以我才到袁崇焕的驻地

[00:29:44] 问袁崇焕

[00:29:46] 你怎么才能够五年收复辽东呢

[00:29:49] 所以

[00:29:50] 我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密谋

[00:29:53] 为了证明自个儿清白

[00:29:54] 这钱龙锡马上上书提出辞职不干了

[00:29:58] 同治皇帝下旨安慰钱龙锡

[00:30:01] 那么也就拒绝了钱龙锡辞职的要求

[00:30:05] 可是这高洁呀

[00:30:06] 死缠烂打

[00:30:08] 纠缠不放啊

[00:30:09] 非要打倒钱龙锡不可

[00:30:11] 连续上书

[00:30:12] 不断地上书

[00:30:14] 结果皇帝也动摇了

[00:30:15] 就同意了钱龙锡因病辞职的要求

[00:30:19] 可是

[00:30:20] 仅仅是因病辞职

[00:30:21] 这些阉党残余分子根本不会甘心呢

[00:30:26] 非要治钱龙锡于死地不可

[00:30:29] 这个时候

[00:30:30] 一个叫史范的山东道御史跳了出来

[00:30:34] 他接发说

[00:30:35]

[00:30:36] 这乾隆吸收了袁崇焕两万两白银

[00:30:41] 那么这钱龙锡把这赃款放哪儿了呢

[00:30:44] 就藏在他亲家的家里

[00:30:47] 说的有鼻子有眼儿

[00:30:48] 就像他亲眼看到似的

[00:30:50] 皇帝一看这个上述大怒

[00:30:53] 立刻下令

[00:30:54] 彻查这个

[00:30:57] 钱龙锡受贿的问题

[00:30:59] 你说这阉党分子干嘛非要致钱龙锡于死地呢

[00:31:03] 因为乾隆西啊是阉党逆案的主审人

[00:31:08] 所有的阉党分子都是经过钱龙锡的手被清除出去的

[00:31:14] 阉党分子也好

[00:31:16] 阉党的残余份子也好

[00:31:18] 对钱龙锡呢

[00:31:19] 是恨之入骨

[00:31:21] 就想方设法

[00:31:23] 要么就是打倒钱龙锡

[00:31:24] 要么为自己翻案好

[00:31:27] 皇太极带兵攻打北京城

[00:31:29] 他们觉得给自己翻案的机会到了

[00:31:32] 只要想办法把袁崇焕和钱龙锡也打成泥挡

[00:31:38]

[00:31:38] 就给自己发提供了依据

[00:31:41] 可是

[00:31:42] 经过反复调查核实

[00:31:44] 钱龙锡收受袁崇焕两万两银子的事纯属子虚乌有

[00:31:50] 但是对文体人的秘书严党残余分子的这个呢

[00:31:57] 早虽然没有得逞

[00:31:59] 却把袁崇焕一案的审理啊

[00:32:03] 根本的改变了方向

[00:32:05] 怎么改变方向呢

[00:32:07] 从此之后

[00:32:08] 崇祯皇帝再也不问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

[00:32:12] 也不再追问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是否有勾结

[00:32:17] 而是关注于袁崇焕

[00:32:20] 你杀毛文龙的时候和钱龙锡是什么关系

[00:32:26] 当把目光聚焦在这个问题上的时候

[00:32:31] 这皇帝啊

[00:32:32] 就警觉了

[00:32:33] 立刻命令有关方面

[00:32:35] 欠你五天时间查清楚这个问题

[00:32:39] 这锦衣卫提督啊

[00:32:41] 就提审袁崇焕

[00:32:42] 问袁崇焕

[00:32:44] 说你杀毛文龙的时候是否跟乾隆稀有密谋啊

[00:32:50]

[00:32:50] 袁崇焕说

[00:32:52] 杀毛文龙完全是我个人的决定

[00:32:55] 跟钱龙锡毫无关系

[00:32:57] 袁崇焕是敢做敢当啊

[00:33:00] 将这个杀毛文龙的责任全部承担起来

[00:33:03] 这也是事实啊

[00:33:05] 为什么这么说呢

[00:33:07] 因为当初乾隆烯烃袁崇焕说五年收复辽东

[00:33:11] 就觉得不太可靠啊

[00:33:12] 所以就来到了

[00:33:15] 袁崇焕的驻地

[00:33:17] 就问袁崇焕说

[00:33:19] 你说五年收复辽东

[00:33:21] 你准备怎么着手呢

[00:33:23] 袁崇焕说

[00:33:24] 从东江着手

[00:33:28] 陈龙溪说

[00:33:28] 你放弃陆地啊

[00:33:31] 从海上入手

[00:33:34] 再说

[00:33:34] 这个毛大帅也不会听你的调遣呢

[00:33:39] 袁崇焕说

[00:33:40] 能用则用

[00:33:41] 只能用则杀之

[00:33:44] 钱龙锡说

[00:33:46] J

[00:33:47] 毛文龙已经经营了快十年了

[00:33:50] 要想杀毛文龙

[00:33:52]

[00:33:52] 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00:33:55] 袁崇焕说

[00:33:56] 入其军

[00:33:57] 斩其帅

[00:33:58] 意思是我到他的大营中去杀他

[00:34:01] 果真

[00:34:01] 袁崇焕到辽东上任之后

[00:34:04] 在毛文龙的大帐里

[00:34:06] 把毛文龙杀了

[00:34:08] 显然

[00:34:09] 袁崇焕杀毛文龙跟钱龙锡没有任何关系

[00:34:13] 对袁崇焕对锦衣卫提督的这个供辞啊

[00:34:17] 是实事求是的

[00:34:19] 按理说

[00:34:19] 袁崇焕的供词完全可以证实它和钱龙锡之间不是同党关系

[00:34:24] 那么

[00:34:25] 皇帝就应该饶袁崇焕不死吧

[00:34:28] 通过对史实的分析

[00:34:31]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显然与乾隆西毫无关系

[00:34:35] 锦衣卫审讯袁崇焕的供词也没有任何袁崇焕与乾隆西相互勾结的内容

[00:34:42] 然而

[00:34:43] 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却从袁崇焕的态度中似乎嗅出了一丝不安

[00:34:48] 这让性情暴虐的朱由检最终下定决心除掉袁崇焕

[00:34:54] 那么

[00:34:54] 崇祯皇帝从袁崇焕的供词中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00:35:00] 可是

[00:35:00] 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

[00:35:02] 正是袁崇焕这个供词

[00:35:05] 让崇祯皇帝最后下决心杀了袁崇焕

[00:35:09] 这就奇怪了

[00:35:11] 据我分析啊

[00:35:12] 在皇帝朱由检看来

[00:35:15] 袁崇焕和钱龙锡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呢

[00:35:19] 你看这个袁崇焕

[00:35:20] 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样子

[00:35:23] 把责任全揽下来了

[00:35:25] 这两个人关系是这么铁

[00:35:28] 大臣之间有如此的关系

[00:35:30] 这是皇帝很忌惮

[00:35:32] 更何况

[00:35:33] 袁崇焕掌握重兵的边关大帅

[00:35:37] 钱龙锡掌握大权的朝廷重臣

[00:35:40] 这两个人本来是崇祯皇帝的左膀右臂

[00:35:44] 可是他们两个人如果结成死党

[00:35:46] 这皇帝的位置不就危险了

[00:35:49] 所以温体仁入格的野心

[00:35:52] 阉党残余分子泛滥的企图

[00:35:56] 对崇祯皇帝对边关大帅和内阁大臣结党的忌讳

[00:36:03] 这三种力量纠结在一起

[00:36:05] 袁崇焕必死

[00:36:07] 所以袁崇焕被杀

[00:36:09] 根本不是崇祯皇帝在满朝文武面前所列举的那六项罪名呢

[00:36:15] 都是借口

[00:36:17] 所以袁崇焕之死

[00:36:19] 实际上是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

[00:36:22] 袁崇焕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00:36:26] 既然认定袁崇焕和钱龙锡两个认识死党

[00:36:29] 那么两个人谁都不能放过了

[00:36:31] 所以崇祯皇帝宣布袁崇焕一律折之后

[00:36:35] 马上又宣布说钱龙锡丝节编程

[00:36:39] 蒙引不举

[00:36:40] 令挺沉一醉

[00:36:43] 意思说

[00:36:44] 你这钱龙锡啊

[00:36:45] 暗中勾结边关大帅

[00:36:48] 对他的一些罪行啊

[00:36:50] 隐瞒不报

[00:36:51] 众位大臣们开会讨论如何惩处这个钱龙锡

[00:36:57] 大臣们专门为此事开了会

[00:37:00] 经过一番讨论

[00:37:01] 大家一致认为

[00:37:03] 说袁崇焕杀毛文龙

[00:37:05] 跟前龙溪无关

[00:37:07] 可是钱龙锡呢

[00:37:08] 身为朝廷重臣

[00:37:10] 对这么大的事情

[00:37:12] 关乎国家安危的事情

[00:37:14] 你却不知道

[00:37:15] 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0:37:17] 那么至于怎么处置这钱龙锡呢

[00:37:20] 还是由皇上您看着办吧

[00:37:23] 就这样把这球又踢给了崇祯皇帝

[00:37:26] 皇帝看大臣们开会讨论的结果

[00:37:28] 立刻下旨命令锦衣卫到乾隆的老家把钱龙锡逮捕入京

[00:37:34] 打入大佬

[00:37:35] 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啊

[00:37:37] 三法师呢

[00:37:38] 就将钱龙锡

[00:37:40] 判为斩首

[00:37:42] 立即执行

[00:37:43] 死刑的判决宣布了

[00:37:46] 行场也布置好了

[00:37:48] 也通知家属准备料理后事了

[00:37:51] 刽子手正准备执行死刑呢

[00:37:53] 崇祯皇帝突然下旨说

[00:37:56] 龙溪无密谋

[00:37:57] 令堂记

[00:37:59] 意思是潜龙西没有叛逆的阴谋

[00:38:02] 还是把他关起来

[00:38:04] 就这样

[00:38:04] 钱龙锡死里逃生

[00:38:07] 大家又会问

[00:38:08]

[00:38:09] 你说崇祯皇帝为什么改变主意不杀钱龙锡了呢

[00:38:13] 完全是因为乾隆西在给皇帝的上书中的一句话

[00:38:18] 救了他自己的命

[00:38:19] 那么钱龙锡在给皇帝上书中说了什么话呢

[00:38:23] 钱龙锡是这么说的

[00:38:24] 斩帅一事

[00:38:25] 袁崇焕自知专杀有罪

[00:38:28] 借临别时无心问答

[00:38:30] 易于为分过之地

[00:38:33] 意思是袁崇焕斩杀毛文龙

[00:38:36] 他觉得自己担负不起这个责任了

[00:38:38] 所以呢

[00:38:39] 就把我和他分别的时候一番对话供出来

[00:38:43] 为他自己分担责任

[00:38:45] 钱龙锡指责袁崇焕让皇帝明白了

[00:38:48] 这两个人没有默契

[00:38:51] 不是同党

[00:38:53] 所以啊

[00:38:53] 正是钱龙锡对袁崇焕的指责救了自己一命

[00:38:58] 当皇帝明白钱龙锡和袁崇焕之间不是朋党关系之后

[00:39:03] 可是已经太晚了

[00:39:04] 虽然钱龙锡死里逃生

[00:39:06] 可是袁崇焕呢

[00:39:08] 却已经被杀了

[00:39:11] 所以袁崇焕的

[00:39:13] 虽然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

[00:39:15] 但是罪不致死

[00:39:17] 即便他犯了死罪

[00:39:19] 考虑当时的情况

[00:39:21] 也应该让他戴罪立功啊

[00:39:24] 可是大错已经铸成

[00:39:26] 皇帝是后悔莫及

[00:39:29] 但又说不出口啊

[00:39:31] 所以袁崇焕一死

[00:39:32] 整个崇祯王朝啊

[00:39:34] 是一个转折点

[00:39:36]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

[00:39:38] 那个上升的趋势时就此打住

[00:39:42] 大明王朝中兴的希望开始走向破灭号

[00:39:47] 大明王朝还有什么疑案

[00:39:49] 我们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