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歌词就来最浮云

《听众问答:21 答人类是否该操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歌词

所属专辑: 科学有故事 歌手: 科学大求真 时长: 31:40
听众问答:21 答人类是否该操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00:00:00] 本字幕由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00:00:03] 听众问答

[00:00:06] 听众争斗在宇宙自然生命简史的第42 期节目中留言说薛兆丰老师在他的经济学课里讲到保护珍稀动物是操心太多

[00:00:18] 没有必要那么她问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00:00:23] 这个啊

[00:00:23] 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课呢

[00:00:25] 我也一直在听

[00:00:26] 我从中学到了非常多的经济学知识

[00:00:29] 薛老师也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

[00:00:32] 他在经济学科的第20 0讲环境与自然保护中谈到了人类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动物灭绝这个现状

[00:00:41] 不过啊

[00:00:41] 我听完这期节目呢

[00:00:43] 薛老师的准确意思啊

[00:00:44] 倒不是反对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珍稀动物和环境

[00:00:49] 他也是相当支持的

[00:00:50] 他的观点是

[00:00:52] 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00:00:55] 但这是大自然的常态

[00:00:57] 操心太多

[00:00:58] 没有必要而且啊

[00:01:00] 即便我们操心也无济于事

[00:01:03] 那么

[00:01:03] 为了不曲解薛老师的意思啊

[00:01:05] 我把这一讲的部分录音完整的放一下播放的这部分呢

[00:01:09] 是前后完整的中间没有减掉过

[00:01:12] 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上

[00:01:14] 人和动物有一个重大的区别

[00:01:17] 经济学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 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00:01:22] 他说人要吃小鸡鹰也要吃小鸡应多吃一只小鸡世界上就少一只小鸡人多吃一只小鸡世界上的小鸡就会多一只人们喜欢吃三文鱼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培育三文鱼

[00:01:38] 结果人要吃的三文鱼越多三文鱼的数目也就越多

[00:01:43] 我来问你

[00:01:44] 你知道有多少动物曾经正在和即将灭绝吗

[00:01:48] 我随手在网上查到的资料

[00:01:50] 全世界每天都有75 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三个物种在灭绝而自从工业**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时期

[00:02:03] 而更有意思的是

[00:02:04] 自从6亿多年前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的现象已经发生过五次了

[00:02:13] 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 .4 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都灭绝了

[00:02:23] 这些统计数据未必绝对准确

[00:02:26] 但我们也还是可以利用它做一番解读

[00:02:30] 我读到的含义是问题很严重

[00:02:33] 而这么严重的问题

[00:02:34] 以前也出现过多次

[00:02:36] 但是85%的物种灭绝之后

[00:02:39] 地球也还是迎来了人类

[00:02:42] 这说明柳暗花明

[00:02:44] 绝处逢生

[00:02:45] 有85%的物种灭绝

[00:02:48] 也不是太要紧

[00:02:49]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此基本无能为力

[00:02:54] 操不了那份心每天都有大量物种的灭绝

[00:02:58] 当然也有大量新物种的产生

[00:03:01] 这是大自然的常态

[00:03:03] 面对这种大自然的力量

[00:03:05] 咱们人类远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00:03:09] 把自己管好已经很难做到了操心太多

[00:03:14] 没有必要看见这么多的动物

[00:03:16] 曾经灭绝

[00:03:17] 想想自己好不容易做一次人好好珍惜才是最重要的

[00:03:23] 另外

[00:03:23] 为了避免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00:03:26] 我会在本期节目的结尾呢

[00:03:28] 把薛老师的这期节目完整的播放一遍

[00:03:31] 为了节省时间啊

[00:03:32] 我也剪掉了几分钟

[00:03:33] 但那几分钟讲的是其他东西是不会导致断章取义的

[00:03:38] 当然如果这样做节目的版权方认为侵犯了合法权益

[00:03:42] 可以私信联系我要求删除针对薛老师提出的面对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00:03:49] 人类操心太多没必要的观点

[00:03:51] 我想谈一点

[00:03:52] 我个人的浅见

[00:03:54] 仅供各位听众朋友们参考

[00:03:56] 薛老师说啊

[00:03:57] 柳暗花明

[00:03:58] 绝处逢生

[00:03:59] 有85%的物种灭绝

[00:04:01] 也不是太要紧

[00:04:03] 对于这一点啊

[00:04:04] 我倒是非常的同意

[00:04:05] 但是啊必须要加一个前提

[00:04:08] 那就是如果不在意人类这种物种是否也灭绝的话

[00:04:12] 如果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待地球

[00:04:15] 那么我几乎可以肯定

[00:04:17] 如果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

[00:04:19] 人类也灭绝了

[00:04:21] 那么地球用不了一千万年

[00:04:23] 又会重新回到生机勃勃的状态

[00:04:25] 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00:04:27] 没有人类地球的整个生态环境只会更好

[00:04:31] 不会更差

[00:04:32] 那我的观点是呢

[00:04:34] 第六次大灭绝

[00:04:35] 与前五次的区别在于这一次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00:04:40] 如果我们不希望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

[00:04:44] 人类也成为灭绝的物种之一

[00:04:46] 那么从现在开始

[00:04:48] 人类必须要操心

[00:04:50] 不但要操心

[00:04:51] 还必须要有行动越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00:04:55] 采取了行动

[00:04:56] 那么我们在这次大灭绝中生存下去的概率就会提高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说

[00:05:04] 人要吃小鸡鹰也要吃小鸡

[00:05:06] 区别在于应吃一只小鸡

[00:05:09] 这世界上小鸡就少一只人吃一只小鸡

[00:05:12] 这世界上小鸡就多一只人喜欢吃三文鱼

[00:05:16] 结果这个世界上的三文鱼就越多

[00:05:19] 这个命题本身啊

[00:05:21] 并没有错误

[00:05:22] 但是他却给人一个强烈的暗示

[00:05:24] 那就是啊人喜欢吃的动物就会变得越多

[00:05:28] 我想啊

[00:05:29] 薛老师引用知名经济学家的这段话就是要给我们这样一个暗示

[00:05:34] 只是啊

[00:05:34] 我们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个命题本身没错

[00:05:38] 但是与给出的暗示

[00:05:40] 却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系

[00:05:42] 不管这个经济学家多有名气

[00:05:44] 他的话都不能成为证据

[00:05:47] 这是因为啊你举出一个正面的例子

[00:05:49] 我同样也能举出十个反面的例子

[00:05:53] 比如我们在上期节目中说到的澳大利亚的猪

[00:05:56] 连其归味道极为鲜美

[00:05:59] 生长期有几十年

[00:06:01] 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办法养殖之前就基本已经被我们吃光了濒临灭绝了

[00:06:07] 再比如我们还说到了鳕鱼

[00:06:09] 今天我们在超市买到的鳕鱼早就已经不是当初命名的那种大西洋鳕鱼了

[00:06:16] 甚至啊也已经不是之后的好几种替代品种

[00:06:19] 那些品种都几乎被我们吃光了

[00:06:23] 还有因为人类喜欢吃鱼翅

[00:06:25] 现在最受捕猎者欢迎的69 种鲨鱼中有一半都濒临灭绝

[00:06:31] 我的一位听众也是海鲜界的业内人士

[00:06:34] 他告诉我说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鱼翅大多都已经是T 次了T 呢

[00:06:40] 是替代的T 过去那些受欢迎的品种

[00:06:43]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

[00:06:45] 而且啊

[00:06:45] 价格也极为昂贵

[00:06:47] 如果你愿意留心一下环保方面的新闻

[00:06:50] 像这样由于人类的捕杀而导致病危甚至完全灭绝

[00:06:55] 例如渡渡鸟的例子

[00:06:56]

[00:06:57] 实在是太多了

[00:06:59] 但是我们的听众应该都知道想要证明一个观点

[00:07:03] 用举例子的方法

[00:07:04] 那都是不行的

[00:07:05] 特例

[00:07:06] 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是很低的最多也只能提供研究的线索

[00:07:11] 也就是说不论多少正反面的例子其实都不能证明薛老师的观点

[00:07:17] 或者我刚才的观点

[00:07:19] 想要真正证明一个观点

[00:07:21] 重要的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我下面呢

[00:07:24] 给大家介绍的是主流科学界的观点

[00:07:27] 那就是啊

[00:07:28]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00:07:31] 而不是大自然本身的杰作

[00:07:34] 如果大家去纽约

[00:07:36] 我建议啊

[00:07:36] 大家可以去参观一下美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00:07:40] 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大厅的中央

[00:07:45] 你会看到一块展板上面介绍了历史上发生过的五次大灭绝的现象以及原因

[00:07:52] 最后展板上是这样写的

[00:07:54]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六次大灭绝之中

[00:07:58] 这一次的原因仅仅只是人类对于生态地貌的改变

[00:08:04] 我举出这个证据是想证明我前面提出的那个观点确实是出自主流科学界

[00:08:11] 因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那些重要的说明文字都是经过相关专家的严格审核的他的地位啊

[00:08:19] 相当于一本经过同行评议的正式出版物

[00:08:23] 2014 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很重要的科普书

[00:08:27] 很多媒体呢

[00:08:28] 把它比作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大灭绝时代很厚的一本书

[00:08:34] 中文版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我现在手头呢就拿着这本书

[00:08:39] 这是他的译者叶胜老师送给我的在书的最后啊

[00:08:43] 第375 页到第376 页上写的这么一段话

[00:08:48] 在我们亲手制造的灭绝事件中

[00:08:51] 我们自己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00:08:54] 可能性之一正是我们自己也终将被我们对于生态地貌的改变所消灭这种想法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

[00:09:03] 虽然逃脱了演化的束缚

[00:09:05] 但人类仍要依赖于地球的生物系统和地理化学系统

[00:09:11] 我们扰乱这些系统的行为

[00:09:13] 比如热带雨林砍伐大气组成改变海洋酸化也令我们自身处于生存的危险之中

[00:09:21] 那么科学又是如何得出人类活动导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呢

[00:09:27] 我在这里呢

[00:09:28] 已正在灭绝中的大量浅海生物为例

[00:09:31] 给大家展示其中的一条证明脉络这条脉络的主线是这样的大量浅海生物消失的直接原因是珊瑚白化

[00:09:42] 也就是珊瑚死亡在证明珊瑚白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气温室气体排放

[00:09:49] 最后才证明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持续数十年的燃烧化石燃料

[00:09:56] 这样就一步步完成了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浅海生物灭绝的证明

[00:10:01] 我们先从第一步开始

[00:10:03] 在维基百科

[00:10:05]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都可以查到一个相同的资料

[00:10:11] 全世界大约有25%的鱼类生活在仅占海底表面积0 .1 %的珊瑚礁海域

[00:10:19] 根据科学美国人2018 年二月刊的一篇文章报道我们现在正处在第三次全球珊瑚大白话事件中

[00:10:28] 全球已经有超过7 0%的珊瑚礁遭到了破坏

[00:10:33] 根据BBC 的报道

[00:10:34] 大堡礁2/3 的珊瑚已经死亡或者严重白话过去30 年全球已经有约一半的珊瑚消失了

[00:10:45] 今天的大堡礁海域已经和2004 年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0:10:50] 大量的海洋生物失去了栖息地大片大片

[00:10:54] 原本像水族箱一样的海域

[00:10:57] 如今只剩下大片大片的白色珊瑚尸骨

[00:11:02] 和偶尔出现的一些海洋生物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是用统计数据证明的也没有任何人否认第二步

[00:11:11] 我们来探究珊瑚白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00:11:15] 这个原因的发现来自于一次契机

[00:11:19] 在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建造了占地1 .2 万平方米的生物球二号实验室目的是研究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如何运作

[00:11:29] 但是啊

[00:11:30] 很不幸的事呢

[00:11:31] 生物球二号199 5年正式宣告崩溃

[00:11:34] 整个生态系统彻底失去了平衡

[00:11:37] 海洋生物学家克里斯兰登负责调查生物球中的水域总结教训

[00:11:43] 兰登对水域中珊瑚的死亡极为感兴趣

[00:11:46] 她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继续实验得到了上千组的测量数据

[00:11:51] 最终他证明珊瑚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海水的酸化

[00:11:56] 也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产生碳酸

[00:12:01] 因此生物球中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00:12:05] 导致了珊瑚的死亡蓝灯在2 000年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00:12:10] 当时有许多海洋生物学家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蓝灯又花了两年时间在更严格的对照条件下重复了他的实验

[00:12:21] 与此同时呢

[00:12:22] 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00:12:27] 现在这个结论已经在几十项实验室研究以及实际的珊瑚礁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

[00:12:34]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珊瑚不但对海水的PH 值及其敏感

[00:12:40] 对海水的温度也极其敏感

[00:12:42] 过去的100年中

[00:12:44]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大约一摄氏度

[00:12:47] 很多热带海域的水温也平均上升了一摄氏度

[00:12:51] 或许有些人觉得一度不算什么

[00:12:54] 大家不妨可以去一些大型的浴室体会一下水温相差一摄氏度的感受

[00:13:00] 我上周呢

[00:13:00] 就感受了一下

[00:13:01] 从39 度水温的池子里面爬近40 度水温的池子里面啊

[00:13:06] 你会明显感到烫了很多

[00:13:08] 而这两项环境的变化

[00:13:10] 直接原因就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00:13:13] 也就是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

[00:13:16] 通过分析从南极采样的冰心

[00:13:19] 科学家们发现大气中

[00:13:21] 化痰的浓度指数已经从工业**开始前的208 上升到了今天的408 平均每年增加0 .44 %

[00:13:32] 这些数据都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 的报告至少啊

[00:13:40] 代表了主流科学界的研究成果好最后一步就是要证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这一步的证明呢

[00:13:50] 也是最困难的

[00:13:51] 因为要找到相关性很容易

[00:13:54] 但是要找到确切的因果关系就很难了

[00:13:57] 我们先来看看联合国的观点ipc 在200 7年认为是非常可能到了2013 年则改为了极有可能标记为至少95%的可能性

[00:14:10] 现在又是四年过去了

[00:14:12] 新的报告还没有发布

[00:14:14] 但几乎可以肯定可能性的指数会进一步的上升联合国的研究会从多个角度入手

[00:14:21] 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并不是做学术报告

[00:14:24] 所以呢

[00:14:24] 我们不可能非常全面的介绍我今天啊

[00:14:28] 只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

[00:14:30] 美国天文学家戴维j he 分得分期不证明了现在被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00:14:38] 其主要成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00:14:42] 第一步

[00:14:43] 他依次说明了我们可以如何对原子和分子进行技术并展示了一张表格列举出了100万空气颗粒样品中各种原子和分子的数量第二步

[00:14:57] 他展示了1958 和195 9年二氧化碳浓度的机灵曲线

[00:15:02] 这张图就显示了从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五月二氧化碳分子数量是稳步上升的

[00:15:10] 而且

[00:15:10] 五月到九月则是对衬性的下降接着呢

[00:15:14] 她和听众讨论了植物如何在生长季节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细菌又是如何在冬季分解植物组织释放出二氧化碳第三部

[00:15:26] 他展示了整整58 年的机灵曲线

[00:15:29] 单一的上涨趋势

[00:15:31] 使季节变动相形见绌

[00:15:33] 甚至啊都不值一提

[00:15:35] 然后他提出了问题

[00:15:37]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额外的二氧化碳来自何处呢

[00:15:41] 第四步

[00:15:42] 他把大气中的氧气浓度表示成了时间函数氧气浓度的下降几乎让所有人都略感吃惊

[00:15:50] 但数据的正确性是毫无争议的氧气的季节性波动和二氧化碳

[00:15:55] 每年的模式呈反向

[00:15:58] 如果二氧化碳来自于碳和氧的燃烧

[00:16:02] 那么消失的氧气的量正好等于需要解释的二氧化碳增加的量

[00:16:07] 但这还仅仅是相关性

[00:16:09] 而不能作为因果关系

[00:16:12] 他还有第五部

[00:16:13] 他强调了碳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碳12 碳13 和碳14

[00:16:19] 这些同位素在化学上是完全相同的

[00:16:22] 但碳14 最重

[00:16:24] 因此呢移动最慢化学反应中起作用也就最晚

[00:16:29]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植物中含有碳13 和碳14 少于他们呼吸的空气中的量

[00:16:36] 他还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放射性衰变

[00:16:39] 以此说明碳14 是如何逐渐转变成普通的蛋儿蛋是大气的主要成分

[00:16:47] 碳14 转变成他的时间长度呢

[00:16:50] 是5730 年

[00:16:53] 第六步

[00:16:54] 他说明了碳13 和碳14 与碳12 的比率数据来源是过去

[00:17:01] 40年对大气以及过去数个世纪对年轮的直接测量

[00:17:06] 数据显示

[00:17:07] 从1800 年工业**开始碳13 比碳12 的比率就开始逐渐下降

[00:17:14] 但过去几十年二氧化碳的总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00:17:20] 第七步比率的下降排除了火山和海洋大气交换的可能性

[00:17:25] 因为他们都有着更高的碳13 对碳12 的比率碳13 的数值下降意味着必须考虑植物的因素

[00:17:34] 而碳14 数值的骤降意味着我们一定是像严重缺乏碳14 的空气中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00:17:43] 这些二氧化碳不可能来自近期种植的植物

[00:17:46] 如果是近期种植的他们的碳14 值

[00:17:50] 因为上世纪50 年代的原子弹试验一定是偏高的

[00:17:55] 这些二氧化碳只可能来自于死了

[00:17:57] 很久的植物

[00:17:59] 它们的碳14 都已经彻底腐烂

[00:18:02] 所以呢大气中这些新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成分一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证明完毕

[00:18:10] 可以说啊

[00:18:11] 这是我见过的对燃烧化石燃料引发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最严密的论证

[00:18:18] 我找不出任何的破绽好了

[00:18:20] 那么说到这里呢

[00:18:21] 我们总结一下

[00:18:23] 人类燃烧石油和煤炭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

[00:18:29] 海水温度升高以及海水酸化这就导致了珊瑚的大面积死亡

[00:18:35] 于是依赖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洋生物也跟着大量的灭绝

[00:18:40] 我想再次强调这一条脉络仅仅是众多人类活动导致生物灭绝脉络中的一条与之类似的还有森林砍伐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等人类活动都会造成生物的灭绝每一条脉络都有严格的证明逻辑和数据支持

[00:19:00] 所以啊

[00:19:01] 科学家们的结论就是第六次物种灭绝的原因

[00:19:05] 与前五次是不同的

[00:19:07] 这一次的原因是人类活动

[00:19:10] 我个人的浅见是人类是否能在这次大灭绝中幸免于难

[00:19:15] 取决于三点第一我们是否承认

[00:19:18] 上述事实第二有多少人对这件事情操心

[00:19:23] 三是否有足够多的人拿出实际行动来阻止一些不当的行为

[00:19:29] 薛老师说呢

[00:19:30] 面对物种灭绝

[00:19:32] 我们操心也没用

[00:19:33] 不如认真过好自己的人生

[00:19:36] 我对此呢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00:19:38] 我认为啊

[00:19:39] 每多一个人操心

[00:19:40] 都是有用的

[00:19:42] 例如

[00:19:43] 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了巴黎协定

[00:19:46] 它的主要理由

[00:19:47] 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是谎言

[00:19:50] 这遭到了科学界的一致反对

[00:19:53] 然而

[00:19:53] 即便是在美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也不超过35%特朗普的这一举动是反智反科学的纠正这个错误只能靠民意

[00:20:04] 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操心

[00:20:06] 你不操心

[00:20:07] 我不操心的结果就是这个错误得不到纠正

[00:20:10] 我之所以只举美国的例子是因为我不敢妄议

[00:20:14] 国家大事

[00:20:15] 我怕节目通不过审查

[00:20:17] 那么最后呢

[00:20:18] 是为了避免断章取义

[00:20:19] 我附上的我附上薛老师的完整节目

[00:20:23] 如果

[00:20:23] 版权方不同意请联系我删除

[00:20:28]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00:20:30] 只给你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00:20:34] 你好

[00:20:35] 今天我再给你深入的讨论环境与自然保护的问题

[00:20:39] 我们全年的课程当中

[00:20:41] 有不少话题是特别能够引发大家思考争论甚至是进一步做研究的环境与自然保护问题就是当中一粒我们在第一季复盘为什么珍稀动物越保护越少里面讲过

[00:20:56] 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上

[00:20:58] 人和动物有一个重大的区别

[00:21:01] 经济学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 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00:21:06] 他说人要吃小鸡鹰也要吃小鸡应多吃一只小鸡世界上就少一只小鸡人多吃一只小鸡世界上的小鸡就会多一只人们喜欢吃三文鱼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培育三文鱼

[00:21:22] 结果人要吃的三文鱼越多三文鱼的数目也就越多能源的储存量也是这样

[00:21:29] 当人们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石油的时候能够为人所用的油

[00:21:34] 数量是零

[00:21:36] 人们越懂得使用油的价格越高勘探和开采的能力也就会跟着提高结果人类发现的石油存储量不是在下降

[00:21:48] 而是在上升

[00:21:49] 当然在物理上还是有一个极限

[00:21:53] 但在这个极限到来以前其他形式的新能源也已经应运而生了

[00:21:59] 总体而言

[00:22:00] 人类为能源所支付的价格不是上升

[00:22:04] 而是直线下降

[00:22:06] 英文里面有一句谚语叫if it pays it stays 越是有用的东西

[00:22:12] 他就越是能够留下来

[00:22:13] 如果能够使得那些我们要保护的动物变成对人类有用的资产有回报的资产能够得到产权保护的资产

[00:22:22] 那么他们的生存条件和生存机会反而会更大有同学留言对这个观点提出疑问

[00:22:29] 他们说第一野生动物越保护越少

[00:22:33] 这本身可能是个伪命题

[00:22:35] 你看猪还一种鸟类从最初的仅剩六七只到今天的2000多只濒临灭绝的大熊猫它的等级从濒危到易危

[00:22:46] 濒临灭绝的危险

[00:22:48] 降低了这些都是人类进行干预的后果

[00:22:51] 第二用人工饲养牛羊猪不等于野生动物的保护

[00:22:58] 这样人工饲养出来的动物

[00:23:00] 哪怕成千上万那都不是野生的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来说成果为零

[00:23:07] 要真正野生的才算数

[00:23:09] 第三我们在讲课中说

[00:23:11] 由于政策禁止杀戮

[00:23:14] 反而造成了动物加速灭亡的逻辑似乎不对

[00:23:18] 因为这些野生动物本来就是由于越来越少少到濒临灭绝

[00:23:23] 各国政府才在政策上禁止这些动物的杀戮的第四

[00:23:28] 即使政策允许杀戮和利用在实际操作的层面

[00:23:33] 也仍然困难重重

[00:23:35] 要重新大量的繁殖

[00:23:37] 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

[00:23:39] 有各种各样技术上的障碍

[00:23:41] 我看这些问题都是仔细思考的结果

[00:23:44]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00:23:46] 首先让我谈一下问题的背景

[00:23:49] 我来问你

[00:23:50] 你知道有多少动物曾经正在和即将灭绝吗

[00:23:54] 我随手在网上查到的资料

[00:23:56] 全世界每天都有75 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三个物种在灭绝而自从工业**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时期

[00:24:09] 而更有意思的是

[00:24:10] 自从6亿多年前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的现象已经发生过五次了

[00:24:19] 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 .4 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都灭绝了

[00:24:29] 这些统计数据未必绝对准确

[00:24:32] 但我们也还是可以利用它做一番解读

[00:24:36] 我读到的含义是问题很严重

[00:24:39] 而这么严重的问题

[00:24:40] 以前也出现过多次

[00:24:42] 但是85%的物种灭绝之后

[00:24:45] 地球也还是迎来了人类

[00:24:48] 这说明柳暗花明

[00:24:50] 绝处逢生

[00:24:51] 有85%的物种灭绝

[00:24:54] 也不是太要紧

[00:24:55]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此基本无能为力

[00:25:00] 操不了那份心每天都有大量物种的灭绝

[00:25:04] 当然也有大量新物种的产生

[00:25:07] 这是大自然的常态

[00:25:09] 面对这种大自然的力量

[00:25:12] 咱们人类远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00:25:15] 把自己管好已经很难做到了操心太多

[00:25:20] 没有必要看见这么多的动物

[00:25:22] 曾经灭绝

[00:25:23] 想想自己好不容易做一次人好好珍惜才是最重要的

[00:25:29] 还有啊

[00:25:29] 你看面对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人类干预的作用

[00:25:34] 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一天75 个物种

[00:25:38] 政府有可能每天都颁布新的法律来补吗

[00:25:42] 面对这样的强大趋势

[00:25:44] 我们能做的与其说是力往狂澜

[00:25:47] 不如说是在自我安慰

[00:25:49] 我们只能挑一两个物种十来个物种

[00:25:53] 顶多几百个物种来加以保护

[00:25:56] 而这些补本身就要浪费大量的人力

[00:26:00] 物力和财力

[00:26:02] 我们人自己也还有很多疾病没有对付得了很多穷人还没有补贴过来资源是稀缺的

[00:26:10] 我们不能不做选择

[00:26:12] 选择的结果就是只能够挑一些兼职的物种来进行保护

[00:26:19] 挑哪些物种做保护呢

[00:26:21] 那还是刚才内句话有用的才能留下来

[00:26:25] 比如我们就选了大熊猫大熊猫够萌

[00:26:29] 吴伯凡老师说萌是一种竞争力

[00:26:33] 要不是因为蒙他能有这个待遇吗

[00:26:36] 哪怕是在咱们人类社会

[00:26:37] 如果你身边的谁一天到晚只吃稀罕的竹子又懒又不爱动又不喜欢**志愿者会主动帮助他们繁衍后代吗

[00:26:48] 熊猫正是因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被选为国宝

[00:26:53] 再加上咱们中国人也富裕了

[00:26:55] 于是就熊随人跪了

[00:26:58] 而其他的那些每小时消亡三个的物种呢

[00:27:02] 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00:27:04] 我们要看到在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的洪流当中

[00:27:08] 大部分不是人类主动去猎杀的

[00:27:11] 而是他们自生自灭的人类既没有精力去害他们也没有精力去帮他们

[00:27:18] 所以不管是禁止杀戮的命令

[00:27:20] 还是准许饲养的命令对这些动物的命运都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00:27:26] 我们再来集中看那些具有商业价值的物种

[00:27:30] 我们来问一个经济学的问题

[00:27:32] 那就是禁止交易能够增加他们的数量还是允许经营更能够增加他们的数量

[00:27:39] 熊猫好看可以在动物园里吸引门票还可以送给其他国家增加咱们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友谊

[00:27:48] 他有用it pays

[00:27:49] 所以我们才花大力气保护它繁衍他

[00:27:53] 他留下来了

[00:27:54] It stays 这不恰恰印证了咱们说的经济学原理吗

[00:27:59] 当然

[00:27:59] 我们知道要挽救大量的濒临灭绝的物种往往不能一个一个来德在整个生态环境上下工夫

[00:28:09] 改善整个的大面积的生态环境所以小规模的土地公园私有化未必能够起作用

[00:28:17] 我们需要的是大片土地的长期的私有产权才能够激发维护生态的积极性

[00:28:24] 而这种尝试在美国

[00:28:26] 比如蒙太拿州就已经有人做出尝试了他们租用了大片的土地

[00:28:32] 饲养鸡很多已经很罕见的物种

[00:28:35] 包括羚羊犀牛等等

[00:28:38] 但这些做法就恰恰印证了私有产权和市场能够促进濒临灭绝物种的产量的基本原理

[00:28:47] 我知道还有些人会说现代化超大规模的城市集聚对生态也是一种破坏

[00:28:55] 但我觉得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00:28:59] 在大城市里面

[00:29:00] 尤其是那些超大城市里面往往有非常好的公共设施比方说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垃圾回收系统

[00:29:10] 物流运送系统等等

[00:29:12] 在这些地方集聚的人越多

[00:29:15] 资源共享的程度也就越高

[00:29:18] 浪费就越少把人聚在一块儿

[00:29:20] 生活很可能比让他们分散居住造成的环境破坏更小

[00:29:26] 也就是说人聚集在一块儿了

[00:29:29] 反而能够腾出更多的地方

[00:29:32] 让他们回归自然

[00:29:34] 关于拯救濒临灭绝动物的问题

[00:29:37] 我还想到了一个相关的现象

[00:29:39] 那就是世界上有很多语言也正在消失

[00:29:43] 我查了一下

[00:29:44] 据说每隔14 天就有一门语言消失了

[00:29:48] 非物质文明遗产的保护就是派人去找那些还能说这些正在消亡的语言的人把他们说的话记录下来

[00:29:57] 但也就是记录下来而已啦

[00:30:00] 你要让他们成为活着的语言就得有人使用它谁来负责学谁来负责用呢

[00:30:07] 你不学

[00:30:08] 你不用我不学

[00:30:09]

[00:30:09] 不用这是一种自然淘汰的结果

[00:30:12] 当然我们不应该悲观

[00:30:14] 我们应该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

[00:30:17] 那就是每天都有很多的新词汇

[00:30:19] 很多的新说法

[00:30:21] 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的新想法在不断的涌现

[00:30:25] 十一四一推陈出新

[00:30:28] 这是咱们应该愉快的接受的世界的基本事实

[00:30:33]

[00:30:34] 我来给你总结一下

[00:30:35] 今天我们更深入地讨论了环境与自然保护的问题

[00:30:39] 我们说新陈代谢

[00:30:41] 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00:30:43] 虽然每天有大量的物种在灭绝

[00:30:46] 但也有许多新的物种在诞生人类只能对他身边非常小的一个范围作出有限的干预

[00:30:53] 而这些干预本身是肯定符合基本的经济规律的那就是资源有限

[00:31:00] 只能够把它们用在刀刃上越有用的物种就越可能留下来市场交易产权都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补和繁衍珍稀动物的积极性

[00:31:14] 而同样的道理

[00:31:15] 也适用于大量正在消亡的语言

[00:31:19] 今天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出于我的好奇

[00:31:22] 我想知道

[00:31:23] 如果你是一位既讲普通话又能讲方言的人

[00:31:27] 那你跟你的子女是讲普通话更多还是讲方言更多欢迎你给我留言

[00:31:33] 我们下节课再见

随机推荐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