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歌词就来最浮云

《寻找外星人的科学:19行星防御计划纲要(绝密)》歌词

所属专辑: 科学有故事 歌手: 科学大求真 时长: 24:36
寻找外星人的科学:19行星防御计划纲要(绝密)

[00:00:00] 本字幕由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00:00:05] 欢迎收听科学有故事

[00:00:09] 比科学故事更重要的重要是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

[00:00:18] 在上一期节目中

[00:00:19] 我跟大家分析了外星人入侵地球的两种可能的目的

[00:00:24] 那么我们今天再来看第三种目的

[00:00:27] 那就是外星人是为了殖民而来这是三个目的中

[00:00:32] 我觉得最有可能的一个目的

[00:00:34] 从前面的内容中呢

[00:00:36] 我们知道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在宇宙中确实是非常非常独特的无数的机缘巧合才诞生了这样一颗奇特的行星

[00:00:47] 如果外星人真的是抱着这个目的而来

[00:00:50] 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些非常合理的推测

[00:00:54] 既然是殖民骂

[00:00:56] 那么他们就是看上了我们地球的环境

[00:00:59] 那也就意味着外星人跟我们地球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00:01:04] 比如说他们很可能是需要大气需要水需要氧气的

[00:01:09] 而且他们必然是适应一个G 左右的重力等等

[00:01:13] 我们可以基于殖民这一点做出很多合理的推测那么这样一来

[00:01:18] 我们的抵御外星人进攻的防御预案

[00:01:21] 就不至于是建立在完全没有根据的臆测之上了好今天呢

[00:01:28] 我就要给大家来公布一份是我制定的地球人的行星防御计划纲要

[00:01:36] 我们是否孤独地生存在银河系的边缘

[00:01:42] 外星文明在哪里

[00:01:46] 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寻找外星人的科学吧

[00:01:55]

[00:01:55] 在谈之前呢

[00:01:56] 我先声明一点啊

[00:01:58] 咱们这个防御计划呢

[00:01:59] 纯粹是我为了博得大家一笑脑洞大开啊

[00:02:03] 随便瞎想的啊

[00:02:04] 并没有得到任何权威的这个认证啊

[00:02:08] 大家听一听就可以了

[00:02:09] 千万别太当真

[00:02:11] 现在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份全球密集最高的绝密计划

[00:02:18] 在这份计划的封面上写着计划名称

[00:02:22] 行星防御计划纲要代号a 计划

[00:02:25] 制定单位是联合国星球安全理事会负责人的代号是001 括号

[00:02:32] 经过安理会特别授权

[00:02:34] 您可以向密码数查询负责人的真实身份

[00:02:38] 保密级别最高几米

[00:02:40] 括号三个a 起风时间

[00:02:43] 一旦确认非人类的技术文明正在飞往地球的途中或者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外星人已经降临地球

[00:02:52] 无论能否确定外星人的意图都应该立即起风该计划密封时间2017 年3月12日

[00:03:03] 接下去呢

[00:03:04] 我就要把这一份绝密的3 a 级计划悄悄的打开给您看了啊

[00:03:10] 你可千万别乱讲好我们打开以后就会看到第一页

[00:03:14] 上面写着概述考虑到本文的阅读对象并不是专业的学者

[00:03:20] 因此呢

[00:03:21] 本文尽量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

[00:03:23] 而本文的目的与学术研究

[00:03:26] 没有任何关系

[00:03:27] 对一些科学原理的解释也仅仅是为了地球战士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作战方案

[00:03:34] 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

[00:03:37] 在我们人类发展出恒星际旅行的技术之前

[00:03:41] 我们必须对人类的技术文明与能够实现星际旅行的技术文明之间的差距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种差距不是大小和多少的问题

[00:03:53] 而是文明级别上的差距

[00:03:56] 在这种文明级别的差距

[00:03:57] 下面人类的技术是完全不具备与外星文明直接对抗的能力的

[00:04:04] 我们的武器在外星人的面前就如同现在的特种部队面对冷兵器时代的战士一样得出这些结论是基于下面一些基本的科学事实

[00:04:17] 第一一个能够进行恒星际旅行的技术最起码要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最有可能的是掌握了制造存储运用反物质的技术

[00:04:31] 当然这两种技术已经是我们目前人类所掌握的基础物理理论知识的极限

[00:04:38] 不排除外星人已经掌握了更加属于未来的技术

[00:04:43] 这是我们人类匪夷所思的技术

[00:04:47] 我看到在这一页中呢

[00:04:49] 有两个注事项

[00:04:50] 现在我翻到最后来看一下这两个注事项写的是什么啊

[00:04:54] 第一个注释

[00:04:55] 像上面的标题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在上面写着核聚变是太阳能量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氢弹爆炸的原理

[00:05:06] 它和原子弹爆炸的原理呢

[00:05:08] 正好相反

[00:05:09] 原子弹是利用中原子的裂变释放能量而核聚变则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

[00:05:17] 聚合成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00:05:19] 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00:05:21] 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也就是刀与氚的聚变这种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5 0亿年

[00:05:33] 虽然人类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掌握了氢弹

[00:05:37] 这种人工实现核聚变制造超级炸弹的技术

[00:05:41] 但这离真正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仍然相差的非常远

[00:05:46] 难就难在可控

[00:05:48] 二字

[00:05:49] 尽管我们已经可以非常精确的控制核裂变的全过程

[00:05:53] 利用这个技术来制造核电站以及核动力运输工具都已经非常的成熟了

[00:06:00] 但是想要控制核聚变的难度却要比控制核裂变的难度高的太多

[00:06:07] 关键的原因在于温度产生核聚变的时候温度至少要达到上亿度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得住这种高温

[00:06:18] 所以呢

[00:06:19] 要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必须要掌握如何把核聚变产生的高温约束

[00:06:26] 在某一个隔绝的区域内

[00:06:29] 目前

[00:06:30] 人类在理论上能够找到的两种约束方案是惯性约束和磁力约束

[00:06:36] 在这里呢

[00:06:37] 我们不再赘述

[00:06:38] 其原理

[00:06:39] 我们只需要知道要能够大规模地产生这种约束力相当之困难

[00:06:46] 按照乐观派的估计人类呢

[00:06:48] 至少还要花2 0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全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00:06:55] 到那个时候人类社会将彻底摆脱能源危机

[00:07:00] 能源将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廉价的商品

[00:07:05] 利用可控核聚变技术进行恒星际旅行是目前人类理论知识体系中最现实的方案

[00:07:13] 因为核聚变的燃料在宇宙中大量存在

[00:07:17] 每一个恒星系都可以成为一个加油站

[00:07:20] 因此呢

[00:07:21] 当我们发现外星飞船正在接近地球的话

[00:07:25] 这种文明至少要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00:07:29] 我们可以借由一些手段来确定

[00:07:31] 例如检测飞船尾气中hyde 含量等等

[00:07:36] 但这些非常专业的工作应当都是科学家的事情

[00:07:39] 本文并不关心

[00:07:41] 如果一旦确定外星文明确实采用的是核聚变引擎

[00:07:46] 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测出以下一些事情

[00:07:50] 第一正向地球飞来的外星文明可以产生和控制远远超出目前人类能力范围的能量

[00:07:59] 这些能量既然可以用作星际飞船的航行自然也能用作太空中的武器

[00:08:07] 第二外星人拥有可以隔绝上亿度高温的技术

[00:08:12] 这个技术足以抵挡任何人类的武器

[00:08:16] 第三

[00:08:17] 即便是按照最保守的

[00:08:19] 估计这个文明也至少要比我们先进50 0到2 000年

[00:08:24] 人类面对这样的文明就如同我们自己面对尚未发明火器的古人以上呢

[00:08:31] 是第一个注事项

[00:08:33] 那么下面还有一个注事项呃

[00:08:35] 标题是什么是反物质反物质的概念最早是由20 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来的

[00:08:43] 他在20 世纪30 年代的时候预言每一种基本粒子呢

[00:08:48] 都会有一种

[00:08:49] 除了带的电信相反

[00:08:51] 其他性质完全相同的反粒子

[00:08:54] 例如我们都知道电子呢

[00:08:57] 是带负电的质子呢

[00:08:58] 是带正电的那么反电子就是带正电的电子而反质子呢

[00:09:03] 就是带负电的质子

[00:09:06] 这个预言一直要到6 0多年后的201 0 年才由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证实

[00:09:15] 这些反粒子通通被称为反物质当反物质与物质接触的时候将会瞬间湮灭所有的质量全部转化为纯能量

[00:09:27] 这是迄今为止在人类的理论体系中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物理过程

[00:09:33] 反物质与物质的湮灭产生的能量可以严格的

[00:09:37] 按照质能方程e 等于MC 方计算出来

[00:09:41] 因此呢

[00:09:42] 通过正反物质湮灭产生能量的效率远远高于核聚变

[00:09:48] 但以人类目前的理论水平

[00:09:50] 要大量产生反物质

[00:09:52] 甚至在理论上都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

[00:09:56] 因此呢

[00:09:57] 如果外星人掌握的是反物质发动引擎的技术

[00:10:01] 那么人类与该外星文明在技术等级上的差异将是两个数量级上的差异

[00:10:08] 利用反物质发动机进行星际旅行是目前人类知识体系的极限技术

[00:10:15] 我们在对宇宙规律上的认知也仅仅只能达到该地步

[00:10:20] 如果人类的科学家在外星飞船的维基中几乎未检测到任何物质的迹象

[00:10:27] 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推断该外星文明已经达到了制造反物质发动机的文明高度则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以下一些事情

[00:10:39] 第一不管是用作武器还是推进力

[00:10:42] 该级别的外星人已经不再关注能量

[00:10:46] 这个可能是属于我们这种低技术人类文明关心的事情了

[00:10:51] 因为他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物质和能量之间转换

[00:10:57] 在他们的眼中任何物质都可以变成能量

[00:11:01] 任何能量也可以变成物质

[00:11:04] 第二凡事靠能量来实现攻击效果的武器

[00:11:08] 在外星人的技术面前都不能称之为武器了

[00:11:12] 因为接收到的能量可以被轻易的吸收和利用人类的武器

[00:11:17] 不论是大刀还是核弹

[00:11:19] 在他们的眼中完全没有任何的区别

[00:11:23] 第三按照最保守的估计这种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差距

[00:11:28] 至少应当以万年来计算

[00:11:31] 人类面对这样的文明与我们面对刚刚直立身体行走的猿人的情况是差不多的

[00:11:38] 能够造访地球的外星文明掌握了反物质发动机技术的可能性甚至呢还要高于核聚变发动机

[00:11:47] 这是因为如果是核聚变

[00:11:49] 其质量和能量的转换效率也是相当低的大约呢

[00:11:54] 只能将4 %的质量转换成能量

[00:11:57] 由于恒星之间的距离非常大

[00:12:00] 为了携带足够的燃料外星飞船也必须见得非常大

[00:12:05] 而更大的飞船就意味着更大的质量也就意味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才能带来加速度

[00:12:13] 这也就是说

[00:12:14] 从理论上来说

[00:12:16] 采用核聚变发动机的飞船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速度按照我们的估计能够达到光速的1 %就差不多已经是上限了

[00:12:26] 那么用光速的百分之一来进行恒星际之间的旅行

[00:12:31] 每一趟航程都将以数千到数万年来计算

[00:12:36] 而银河系是如此的广袤

[00:12:38] 我们以概率的角度来考量的话

[00:12:41] 我们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这样短暂的时间中

[00:12:45] 想要被外星文明造访一次的概率将会非常非常低

[00:12:50] 而一旦掌握了反物质发动机的技术则飞船可以建造的小得多燃料的体积和质量也都会大大的减少

[00:13:00] 那么这就意味着飞船能够达到比核聚变发动机快得多的速度

[00:13:06] 按我们现在的估计反物质发动机驱动的飞船应该能够达到光速的1/1 0 甚至更高

[00:13:14] 这就意味着对于这类文明等级的外星人来说

[00:13:17] 进行恒星际旅行是数十年到数百年来计算的

[00:13:23] 这样一来

[00:13:24] 地球被这类文明造访的概率就会比上一种情况大得多

[00:13:29] 如果再讲的远一点

[00:13:31] 从理论上来说

[00:13:33] 制造和打开虫洞是最快速的时空跳跃的方法

[00:13:37] 虽然我们人类上没有理论去实现打开虫洞的方法

[00:13:42] 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

[00:13:43] 这需要巨大的能量

[00:13:45] 而要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00:13:48] 以我们现有的理论知识

[00:13:50] 那么就只能靠反物质了

[00:13:52] 因此呢首个造访地球的外星文明最有可能是比地球多进化了数万年的文明

[00:14:01] 他们能够产生和利用反物质人类千万不要去试图攻击该类外星文明

[00:14:09] 好了以上呢

[00:14:10] 就是两条注释

[00:14:12] 接下去呢

[00:14:12] 我们继续看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科学事实的第二大点

[00:14:27] 一个能进行恒星际旅行的文明

[00:14:30] 他们的飞船必然拥有极其强大的自我防御能力

[00:14:34] 这是因为在宇宙航行中飞船的速度必然是非常高的最少呢

[00:14:40] 也得达到1 %的光速

[00:14:42] 在这种高速下宇宙中的所有基本粒子和宇宙尘埃

[00:14:47] 相对于飞船来说呢

[00:14:49] 都好比是一个一个的高能粒子

[00:14:52] 那么

[00:14:52] 要防止这些高能粒子对飞船中的人和物造成破坏飞船就必须要拥有一层防护罩以阻挡星际空间中的基本粒子的袭击而强磁场就是最好的防护罩

[00:15:07] 我们知道这些高能基本粒子

[00:15:10] 也就是强辐射外星人必然掌握了如何抵御强辐射的方法才能够进行高速星际旅行

[00:15:19] 目前人类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核弹了核弹的破坏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00:15:27] 冲击波高温和强辐射

[00:15:30] 但是如果和但是在太空中爆炸的话

[00:15:33] 那么所有的能量几乎全部以辐射的方式释放这是因为冲击波的产生必须要依靠空气而太空中的几乎绝对零度的低温也使得高温能够维持的时间非常短暂

[00:15:49] 所以呢

[00:15:50] 如果人类试图在太空中潮外星飞船发射核弹来消灭他们的话

[00:15:56] 这几乎是痴心妄想

[00:15:58] 因为我们的核弹所产生的辐射量还远不如星际飞船在达到亚光速时所承受的巨大宇宙辐射

[00:16:08] 我们必须认清这样一个事实

[00:16:10] 如果我们观测到飞向地球的星际飞船的速度越高

[00:16:14] 则表明他的防御能力也就越强

[00:16:18] 第三一艘恒星际飞船必然具备超级强大的远距离探测能力

[00:16:25] 虽然宇宙极为空旷

[00:16:27] 但我们人类通过天文观测已经知道宇宙中其实存在大量的小行星和彗星最近的观测甚至表明在恒星系与恒星系间的宇宙空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围绕任何恒星旋转的流浪行星

[00:16:46] 这些行星的数量甚至要大于恒星系中的行星

[00:16:50] 那么为了避免在高速航行中撞上这些天体星际飞船必须具备强大的远距离探测能力必须要在距离星际飞船非常非常远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航线上是否有天体是否有可能撞上流浪行星

[00:17:10] 这种探测能力远远超出我们人类目前所掌握的远距离探测技术

[00:17:16] 所以呢星际飞船在进入我们人类的视野之前必然早就对我们的地球了

[00:17:24] 如执掌他们的探测能力要远远强过我们

[00:17:28] 我们的任何拦截行为都不可能不被对方提前得知

[00:17:33] 当我们的导弹飞离发射井的那个刹那

[00:17:37] 外星人就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00:17:40] 该计划的下一页是作战理论直接的正面抵抗是毫无意义的

[00:17:47] 这是一场非对称战争

[00:17:49] 所有的防御计划必须建立在非对称作战的理论指导之下

[00:17:54] 所谓的非对称战争指的是交战双方力量不对称

[00:17:59] 技术不对称

[00:18:00] 往往一方对另一方在各种战争资源力量技术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00:18:07] 强大的一方看上去无比强大弱小的一方看上去毫无胜算

[00:18:13] 但在人类的战争史上也不乏非对称战争中弱小的一方

[00:18:19] 最后取得了胜利

[00:18:21] 例如在20世纪60 年代爆发的越南战争中交战的美国这方不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技术实力上都远远优于月供方面

[00:18:32] 但是美国人最后在越南战场上不但没有达到军事和政治目的还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00:18:41] 应该说最后的胜利方是月供

[00:18:44] 在非对称战争中弱小的一方想要战胜强大的一方必须要首先放弃一切常规战争中的战略目标

[00:18:53] 化整为零

[00:18:55] 以游击战作为主要作战方式作战

[00:18:59] 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不建立固定的根据地

[00:19:04] 不占领军事目标

[00:19:06] 以破坏敌人的军事设施为主要打击手段

[00:19:10] 这种作战方式很像二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采用的抵抗日军的作战方式

[00:19:18] 以上这些呢

[00:19:19] 就是这份计划的理论部分

[00:19:21] 该计划的后面部分呢就是具体的作战方案

[00:19:26]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具体的作战方案科学有故事下一期接着为您掰

[00:19:33] 我是朱老板

[00:19:35] 我是吴金平

[00:19:37] 我是王杰

[00:19:40] 我们是科学声音

[00:19:43] 我上周呢

[00:19:44] 为了我们513 线下活动的场地问题啊

[00:19:48] 那可真就是跑断了腿啊

[00:19:50] 这个呢

[00:19:51] 是一个策略上的巨大失误

[00:19:53] 当时呢

[00:19:53] 应该先确定好场地以后呢

[00:19:56] 然后呢

[00:19:56] 再来这个卖票

[00:19:58] 不过呢

[00:19:59] 这其实也有一个矛盾呃

[00:20:00] 我们第一次搞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能够卖掉多少张票

[00:20:04] 这样的话呢

[00:20:05] 贸然的订一个场地

[00:20:06] 不管是大了小了

[00:20:08] 可能都会后悔

[00:20:09] 五月份呢

[00:20:10] 刚好又是各种会议啊

[00:20:12] 演出啊

[00:20:13] 婚礼的旺季

[00:20:14] 所以呢场地呢

[00:20:15] 大多数都被订掉了

[00:20:18] 不过好在呢

[00:20:19] 在很多热情听众的这个协助之下

[00:20:22] 我终于把位于上海漕宝路1688 号的南京剧场给定下来了

[00:20:28] 原本呢

[00:20:29] 他们是已经被订掉了

[00:20:30] 后来经过协调呢

[00:20:32] 终于把这个档期给我们空出来了

[00:20:35] 所以我们513 的那个活动呢

[00:20:37] 就可以在这个蓝鲸剧场来搞啦

[00:20:40] 所以呢

[00:20:41] 今天我在这里呢

[00:20:42] 要告诉大家一声

[00:20:43] 我们513 活动的场地已经确定了就是在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1688 号的南京剧场你地图上搜索一下就很容易搜到兰是兰花的兰晶是晶莹剔透的那个三日经呃

[00:21:01] 我看了一下

[00:21:02] 截止到我现在录音为止呢活动的票还剩下最后的35 张

[00:21:07] 那么如果大家想来参加我们这次513 的活动的话呢

[00:21:11] 还有最后的35 张票

[00:21:13] 可以抢

[00:21:14] 此外呢

[00:21:15] 我还有两个消息要提前告诉大家第一个呢

[00:21:18]

[00:21:18] 是3月25号

[00:21:20] 在福州路的上海书城

[00:21:22] 我有一场签售会

[00:21:23] 那么我也会首先给大家做一个小时的演讲

[00:21:27] 然后是签售互动问答

[00:21:29] 欢迎大家来捧场

[00:21:31] 我到时候呢

[00:21:32] 也会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头正式的把这个消息给宣布出来

[00:21:36]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00:21:39] 那就是在下个月也就是4月8号周六的上午十点钟在北京的中国科技馆

[00:21:49] 有一场我的演讲这场活动呢

[00:21:52] 是一个叫做维聚俱乐部和中国科技馆联合主办的那么这个违纪俱乐部VR 就是那个我们的英文单词为句呢

[00:22:03] 就是聚会的俱为俱俱乐部的一个主要的负责人呢

[00:22:08] 也是我忠实的听众

[00:22:10] 据他自己讲的我仰望星空的那个系列节目啊

[00:22:13] 他听了三遍

[00:22:14] 我这次在中国科技馆的演讲主题呢

[00:22:18] 就是

[00:22:18] 时间的形状

[00:22:20] 不过有一个更加好的消息是要告诉大家

[00:22:23] 呃左老板和吴金萍老师都在北京

[00:22:27] 所以呢那天他们也会到现场来给我加油助阵

[00:22:32] 而且呢

[00:22:32] 我也会把他们拉上台让他们俩也都登台演讲

[00:22:37] 一段

[00:22:37] 这样一来呢

[00:22:38] 其实513 就不是我们科学声音的线下处子秀了

[00:22:42] 反而是4月8号的支持

[00:22:44] 中国科技馆的演讲是我们三人同时登台的处子秀了

[00:22:49] 虽然不是非常正式的一次

[00:22:51] 三人同台演讲

[00:22:52] 但不管怎么说

[00:22:54] 这也是我们三个人在同一个舞台上第一次正式亮相

[00:22:59] 我把这个时间再说一遍啊

[00:23:01] 是2017 年的4月8号周六的上午

[00:23:04] 十点在北京的中国科技馆

[00:23:08] 不过要特别提醒大家

[00:23:09] 据说要入场的话必须要到中国科技馆的网站上或者微信公众号上去预约的

[00:23:17] 否则是没有座位的

[00:23:18] 而且360 个座位

[00:23:20] 其中有一部分呢

[00:23:21] 是要内部保留的

[00:23:23] 剩下对外公开的一部分座位呢

[00:23:25] 约满即止

[00:23:26] 所以听我这个节目的听众啊

[00:23:29] 有一个好处

[00:23:29] 就是能够提前知道这个消息提前关注中国科技馆的这个预约报名页具体怎么个报名

[00:23:36] 大家不用问我啊

[00:23:38] 因为我也不是太清楚

[00:23:39] 大家需要自己去探索研究一番

[00:23:42] 那么我呢

[00:23:43] 只管跟主办方确定时间到时候去演讲

[00:23:47] 当然

[00:23:47] 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

[00:23:49] 我也会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中正式通知演讲的时间

[00:23:54] 地点以及报名的方式方法好

[00:23:57] 我们今天的节目呢

[00:23:58] 就到这里

[00:23:59]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的话请点一下订阅这样子的第一时间收到更新通知

[00:24:05] 如果你觉得我的节目对你非常有帮助的话呢

[00:24:08] 也可以赞赏以之鼓励好我们下期再见

[00:24:25] 嗯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