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歌词就来最浮云

《精选:16 答我们生活在模拟游戏中吗?》歌词

所属专辑: 科学有故事 歌手: 科学大求真 时长: 25:27
精选:16 答我们生活在模拟游戏中吗?

[00:00:00] 本字幕由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00:00:00]

[00:00:02] 时政问答

[00:00:06] 有一位叫张油菜的听众给我留言啊

[00:00:09] 说他最近听完了科技情报局中的一期节目标题呢

[00:00:13] 是我们都有可能是假人

[00:00:16] 他觉得脑洞大开

[00:00:17] 他说啊

[00:00:18] 我们都是模拟的就把量子世界物理规则和宇宙大爆炸原因等等疑惑的问题都给自洽的解释了

[00:00:27] 他呢

[00:00:27] 想听听我的理解我觉得这是个好问题

[00:00:30] 于是呢

[00:00:31] 我也去把他说的那期节目听了一下

[00:00:34] 那么听完之后呢

[00:00:35] 我想今天给大家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浅见首先呢

[00:00:39] 我要给打酱油的吃瓜群众解释一下什么是模拟理论啊

[00:00:44] 我觉得准确的说呢

[00:00:45] 这个还不能算是理论只能算是一种假说或者想法吧

[00:00:51] 这个假说最早的提法呢

[00:00:52] 叫缸中之脑

[00:00:54] 就是说啊

[00:00:55] 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棵被养在玻璃钢中的大脑呢

[00:01:00] 你所感知的一切会不会只不过是刺激你的大脑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已呢

[00:01:07] 到了后来啊

[00:01:08] 就有了电影黑客帝国

[00:01:10] 这部电影就是形象化地展示了缸中之脑的假说

[00:01:14] 我们每个人呢

[00:01:15] 其实都是被培养在那种一个一个的培养皿中的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不过是虚拟游戏罢了

[00:01:23] 现在啊

[00:01:24] 这个假说已经升级成了模拟理论

[00:01:27] 这是瑞士的一位叫做Nick bostrom 的哲学家在2003 年提出来的

[00:01:33] 这位你可是牛津大学的哲学系教授还有点小名气

[00:01:37] 他出过书

[00:01:38] 上过ted 演讲会经常还接受媒体的采访

[00:01:42] 不过他出名啊

[00:01:44] 主要是因为他对AI 威胁论的坚定支持

[00:01:47] 2015 年的11月纽约客对他的介绍是专注于AI 威胁论的哲学家

[00:01:54] 那么你在搜索这个人名的时候很少会有文章提到他的模拟理论

[00:01:59] 他自己啊

[00:01:59] 也都不怎么谈起这里呢

[00:02:02] 我首先要纠正一个翻译上的错误

[00:02:04] 尼克的原始论文是发表在牛津大学的一本哲学期刊上的论文中的模拟理论的英文啊

[00:02:11] 其实是simulation hypothesis

[00:02:15] 所以呢

[00:02:15] 应该翻译为模拟假说或者模拟猜想这样呢

[00:02:19] 会更准确

[00:02:20] 不知道怎么的传到国内后呢就变成了模拟理论

[00:02:24]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的时候就以中文为参考

[00:02:28] 再翻译回去误当作是simulation Siri

[00:02:32] 这个Siri 在英文中呢

[00:02:34] 是比较严肃的用词要成为一个Siri

[00:02:38] 可没有这么容易你可在模拟假说中呢

[00:02:41] 提出了三个命题

[00:02:43] 他的原文啊

[00:02:44] 写的比较拗口

[00:02:45] 那么我也采用那个比较通俗的翻译来告诉大家基本呢

[00:02:50] 也是准确的这三个命题是这样的第一几乎所有与我们相似的文明都会在技术成熟之前灭绝第二几乎所有技术成熟的文明都没有兴趣进行先祖模拟第三几乎可以肯定

[00:03:08] 我们正处在一个电脑模拟的世界之中

[00:03:11] 你可指出

[00:03:12] 如果前两个命题为假的话

[00:03:15] 那么第三个命题

[00:03:16] 就一定为真这个呢

[00:03:18] 用大白话来说啊就是这样的

[00:03:21] 你可认为啊

[00:03:22] 宇宙中存在无数个高度发达的技术文明

[00:03:26] 而这些技术文明都有兴趣开发模拟人生的游戏

[00:03:30] 所以呢

[00:03:31] 这样的模拟人生游戏啊

[00:03:32] 也会有无数个那么

[00:03:34] 从概率上来说呢

[00:03:35] 我们活在这种模拟人生的游戏中的概率就非常非常大

[00:03:40] 那么以上这些呢

[00:03:41] 就是模拟猜想的核心内容

[00:03:43] 科技情报局的那期节目呢

[00:03:45] 就是介绍这种猜想的一期节目

[00:03:49] 那么我先来说几点

[00:03:50] 我听完这个节目后觉得在这个节目中不是太严谨的说法

[00:03:56] 在大约15分15 秒的地方播主说呢模拟理论之所以能够受到科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00:04:04] 不是因为嘴皮子厉害

[00:04:05] 而是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和越来越多奇怪的现象

[00:04:11] 那么这个假说是不是真的像博主说的受到了科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呢

[00:04:18] 为此啊

[00:04:18] 我特地在web of science 论文数据库中做了一番检索这个论文数据库啊

[00:04:24]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论文数据库

[00:04:27] 它收录了80 00多种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经过同行专家评审的高质量的期刊

[00:04:35] 他的网址呢

[00:04:35] 是www dot web of knowledge dot com

[00:04:39] 大家有兴趣的话呢

[00:04:41] 也可以与我一样做同样的检索

[00:04:44] 首先我用你可原始论文的标题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 进行检索

[00:04:50] 没有找到

[00:04:51] 换句话说啊发表他这篇文章的期刊是被排除在80 00多本期刊之外的

[00:04:58] 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web of science 啊

[00:05:01] 是也收录哲学类期刊和论文的并不仅仅是科学类

[00:05:05] 然后呢

[00:05:06] 我继续以关键词simulation hypothesis 对论文标题进行检索时间范围呢

[00:05:13] 是2003 年到今天

[00:05:16] 结果啊比较令人失望的是仅仅在2014 年到20 17 年之间有过四篇论文标题中提到了simulation hypothesis 再仔细看一下标题啊

[00:05:28] 你就会发现只有一篇是与今天的主题相关的另外三片啊

[00:05:32] 都是其他领域的例如谈计算机模拟人类面部表情的论文等等

[00:05:38] 那那片独苗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啊

[00:05:41] 也只有一次

[00:05:42] 这可以说明这篇文章的受重视程度几乎为零

[00:05:47] 我接着仍然以关键词simulation hypothesis 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检索时间范围啊

[00:05:54] 仍然是2003 年至今

[00:05:56] 这次的结果呢

[00:05:57] 是50 片

[00:05:58] 我大致浏览了一下标题

[00:06:00] 真正与我们这次主题相关的估计啊

[00:06:03] 只有五片分在哲学类的论文

[00:06:06] 大家要知道这可是在80 00多份期刊十多年的所有论文中只有那么一点点信息

[00:06:13] 那我又用同样的关键词

[00:06:15] 在谷歌趋势中检索了一下

[00:06:18] 从2004 年至今

[00:06:20] 除了201 6年十月份有过一阵短暂的突然热度

[00:06:24] 我估计啊很有可能是因为某部电影或者小说的发行

[00:06:28] 其余时间啊

[00:06:29] 都是比较平稳的总体呢

[00:06:31] 是呈现一根中间凹两头稍微翘的曲线

[00:06:35] 这也就是说呢200 4年的搜索热度和今年啊

[00:06:39] 是差不多持平的

[00:06:41] 所以呢

[00:06:42] 我的结论就是模拟假说在科学界基本是可以被无视的假说

[00:06:47] 即便是在哲学界也很少有人关注那么在大众讨论的话题领域呢

[00:06:53] 也没有呈现出逐步升温的现象播主在节目中提到了很多证据和现象

[00:06:59] 并说啊

[00:07:00] 这些证据和现象都在暗示我们只有当我们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时候

[00:07:05] 这一切才说得通

[00:07:08] 但我需要指出

[00:07:09] 博主在引用科学理论时的一些不对的地方

[00:07:12] 比如啊

[00:07:13] 在16分左右播主在解释宇宙大爆炸理论时

[00:07:17] 他说在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和空间

[00:07:21] 只有虚无

[00:07:23] 实际上呢

[00:07:23] 宇宙学家只能研究大爆炸之后的事情

[00:07:27] 至于大爆炸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是虚无还是其他情况

[00:07:32] 科学家们啊

[00:07:33] 现在也只能诚恳的说

[00:07:35] 不知道那也有一些宇宙学家会猜想说可能起点本身就是来自于真空的量子涨落现象

[00:07:43] 而在物理学家眼中其实是没有虚无这个概念的

[00:07:47] 因为真空本身也充满了量子涨落这个呢

[00:07:51] 是有明确的实验证据的例如卡西米尔效应就是证明真空不空的

[00:07:57] 最简单实验而我想说的结论就是起点

[00:08:01] 来自于真空的量子涨落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00:08:06] 另外博主说

[00:08:07] 科学家们发现这个

[00:08:08] 世界是量子化的

[00:08:10] 而计算机程序是数据化的

[00:08:12] 比如一张数码照片放大后就能看到是以像素为最小单位的

[00:08:18] 所以呢量子化能说明我们很可能是计算机程序的产物

[00:08:24] 这种思路啊

[00:08:25] 我觉得刚好把因果关系导致了

[00:08:28] 是因为我们的宇宙是量子化的

[00:08:30] 所以呢

[00:08:31] 计算机只能按照量子化的思路来设计和制造

[00:08:34] 如果没有量子理论

[00:08:36] 我们就根本造不出计算机而计算机的存储方式和数学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程序的原理

[00:08:44] 所以呢

[00:08:45] 不能把结果当作原因来用

[00:08:47] 如果说原因结果我们扯不清的话

[00:08:50] 那我们至少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程序与量子化的宇宙是逻辑上的必然结果

[00:08:58] 假如有一个模拟我们的外星人世界

[00:09:01] 那我想那个世界的程序也必然是量子化的

[00:09:05] 这是由数学决定的

[00:09:07] 那么外星人世界又是谁模拟的呢

[00:09:10] 播主在节目中还提到了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詹姆斯盖茨说

[00:09:15] 他在描述量子力学超对称结构的方程式中找到了计算机代码的影子

[00:09:22] 也就是说

[00:09:22] 科学家在描述宇宙的方程式中发现了人类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00:09:28] 这个博主啊

[00:09:29] 还特地说请注意我的用词不是说发现了类似程序代码的结构

[00:09:36] 而是就是人类程序的代码

[00:09:38] 而且是一组特殊的程序代码由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在上世纪40 年代发明这个我们在网上检索一下

[00:09:49] 用不了五分钟

[00:09:50] 我们就能找到主播所说的这段东西的源头

[00:09:54] 有意思的是啊

[00:09:55] 从检索结果中呢

[00:09:56] 我们就能很容易看出原始来源的文章是怎么被一步一步的曲解和夸大的最初的源头啊

[00:10:05] 是201 6年4月7日科学美国人上的一篇文章标题呢

[00:10:10] 就是与妮可的那篇论文一模一样的标题翻译过来呢

[00:10:14] 可以是这样

[00:10:15] 我们生活在电脑模拟中吗

[00:10:18] 注意啊

[00:10:18] 标题中有一个问号

[00:10:21] 马里兰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詹姆斯盖茨说

[00:10:24] 我接触了错误

[00:10:25] 校正码破折号使浏览器正常运行的代码

[00:10:30] 但为什么在我研究的有关夸克电子以及超对称的方程中也出现了错误校正码呢

[00:10:38] 在这里呢

[00:10:38] 我不想展开讨论

[00:10:40] 什么是这些方程中的错误校正码那个呢

[00:10:43] 说起来太话长

[00:10:44] 而且目前超前理论的那些方程组是不是正确的

[00:10:48] 能不能够正确反映我们宇宙的客观现象

[00:10:51] 目前也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些方程组是正确的

[00:10:56] 但是啊这篇文章被国内的科技日报翻译出来后呢

[00:11:00] 我就看到各种文章的解读就开始走样了播主呢

[00:11:04] 就是参考了某个走样到一定程度的文章

[00:11:08] 成了一组特殊的程序代码由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在上世纪40 年代发明

[00:11:16] 这里顺便说一下

[00:11:17] 他说的克劳德香纸的呢

[00:11:19] 应该是克劳德香农香农呢

[00:11:22] 是信息论之父知名度非常高

[00:11:25] 把香浓翻译成相这个呢

[00:11:27] 是很罕见的说法一般呢

[00:11:29] 只有对科学很陌生的译者才会不知道这种名人的怪异法这个呢

[00:11:35] 就好像把爱因斯坦说成是爱斯坦一样奇怪香浓在上世纪40 年代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给出了信息熵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00:11:45] 这个和詹姆斯盖茨说的校验码

[00:11:48] 我觉得是完全搭不上关系的

[00:11:50] 但是因为香农是信息论的发明人

[00:11:53] 所以啊

[00:11:53] 把他拉上做背书啊

[00:11:55] 会显得更高端一点大概是这样吧

[00:11:57] 播主呢

[00:11:58] 还反复提到游戏我的世界中有一个细思极恐的设定什么呢

[00:12:04] 就是房子的高度不能超过256

[00:12:07] 为什么呢

[00:12:08] 这个就是游戏的一个程序设定吗

[00:12:10] 在程序员看来很好理解

[00:12:13] 播主继续就说啊

[00:12:14] 那由此我们细思矣

[00:12:16] 为什么我们这个宇宙中的光速也有一个上限呢

[00:12:20] 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模拟出来的那就很好理解了

[00:12:24] 这是程序员设定的吗

[00:12:26] 理由可能就是为了防止内存溢出这句防止内存溢出啊是我给加上的

[00:12:31] 如果让我来写的话会用上更多的专业术语

[00:12:35] 然后呢

[00:12:36] 更有意思的是啊

[00:12:37] 博主还继续解释说

[00:12:39] 为什么运动速度越快

[00:12:41] 时间就会膨胀了呢

[00:12:43] 因为和虚拟处理的合战效应

[00:12:45] 有关宇宙中高质量高密度的物体会造成高处理需求

[00:12:50] 所以啊

[00:12:51] 就会减慢时空信息的处理速度就好比在电脑上运行一个大程序会减慢电脑的处理速度一样

[00:12:59]

[00:12:59] 我不得不说啊

[00:13:00] 脑洞开的很大

[00:13:01] 但是呢

[00:13:02] 八个也不少

[00:13:03] 首先啊我的世界中的房子的高度是可以由程序任意设定一个上限这个呢

[00:13:10] 不假

[00:13:10] 但是宇宙中的无数个常数可是不能任意设定的

[00:13:15] 比如说

[00:13:16] 圆周率pi 这个数值能任意设定吗

[00:13:20] 显然不能因为他是数学必然

[00:13:23] 而光束

[00:13:24] 虽然现在还无法给出最终的证明

[00:13:27] 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广义相对论学者相信光速C 光速C 是时空的一个几何性质

[00:13:36] 也就是像派这样的数学必然那相对论效应是因为程序跑不动导致的吗

[00:13:42] 大家可以去听一下节目啊

[00:13:44] 我不知道是博主故意的还是真的没有搞懂相对论总是提到在高速运动下

[00:13:51] 还有啊高质量高密度都要特地强调一个高字

[00:13:55] 实际上呢

[00:13:56] 经常听我节目的听众

[00:13:58] 应该知道相对论效应是无处不在的

[00:14:01] 不是只有在高速下才有它本质上是时空的一种结构化的性质

[00:14:07] 而我们的计算机程序啊

[00:14:09] 只是在过了某个临界点

[00:14:11] 才会做降频保护之类的处理

[00:14:14] 我想啊

[00:14:15] 如果我们真是被高级文明模拟出来的

[00:14:18] 那么他们的计算机原理还停留在人类目前的原理上

[00:14:23] 这也未免太可笑了

[00:14:24] 我们目前的电子计算机原理啊

[00:14:26] 别说模拟整个宇宙了就是模拟的天气系统都是做不到的

[00:14:31] 播主在节目中还经常会说一些在我听来呢

[00:14:35] 是很奇怪的话

[00:14:37] 比如啊

[00:14:37] 爱因斯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发表了包括狭义相对论

[00:14:42] E 等于MC 平方在内的四篇颠覆性的论文

[00:14:46] 并且推翻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00:14:49] 再比如啊

[00:14:50] 他说其中的一个怪异现象呢

[00:14:53] 就是薛定谔提出的量子纠缠

[00:14:57] 再比如啊

[00:14:57] 他说量子纠缠就好比在中国的哥哥被打了一巴掌

[00:15:02] 远在美国的弟弟立马就感觉到了疼痛

[00:15:06] 我想啊

[00:15:07] 我的大多数老听众大概都能够明白我听后的感受

[00:15:11] 那么量子纠缠

[00:15:12] 是不是可以作为模拟假说的证据呢

[00:15:15] 也不能

[00:15:16] 我把尼克的论文啊

[00:15:17] 快速阅读了一遍很短

[00:15:19] 只有几千个字

[00:15:21] 其实连你可自己在模拟假设的那篇论文中都没有用任何量子现象来佐证模拟假说

[00:15:28] 我的老听众

[00:15:29] 应该知道现代物理学对量子纠缠的理解已经大大超越了爱因斯坦的时代量子纠缠是不确定性原理的逻辑必然而不确定性原理呢

[00:15:41] 又是共轭物理量的逻辑必然量子纠缠现象很神奇

[00:15:46] 但是啊不神秘

[00:15:48] 它的确呢

[00:15:49] 还有尚未解决的谜题

[00:15:50] 但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兮兮

[00:15:53] 或许有些人会想

[00:15:55] 虽然量子纠缠现象

[00:15:57] 不能当作模拟假说的证据

[00:15:59] 但模拟假说能够轻松解释

[00:16:01] 量子纠缠现象

[00:16:03] 这个总不假吧

[00:16:04] 就好像播主说的

[00:16:05] 在计算机程序中

[00:16:07] 没有什么距离不距离的程序员想让两个物体互动就互动吗

[00:16:11] 这没有什么限制就是一行代码的事情

[00:16:14] 那真的是这样吗

[00:16:16] 真的能解释吗

[00:16:17] 我认为是不行的

[00:16:19] 因为啊

[00:16:19] 那个模拟我们的外星人的世界也一样会有量子纠缠现象

[00:16:25] 因为我已经说过了他是不确定性原理的逻辑必然而不确定性原理呢

[00:16:31] 它也是一种普适的原理

[00:16:33] 那么我就要问了那外星人世界的量子纠缠又该怎么解释呢

[00:16:38] 难道继续用模拟理论来解释吗

[00:16:41] 播主在节目的最后啊

[00:16:43] 就开始谈起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00:16:46] 她用这个实验来说明玻璃二象性和观察者效应最终呢是为了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00:16:54] 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那个常见误解

[00:16:57] 我们不观察电子的时候电子不存在

[00:17:01] 应该说啊

[00:17:01] 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各种科普文章中的观察两个字误导

[00:17:06] 而很多科普文章呢

[00:17:08] 总是不解释一下物理学上的观察

[00:17:11] 具体是什么意思

[00:17:13] 它和我们日常口语中的观察的含义啊是不同的

[00:17:17] 在我们的口语中观察

[00:17:19] 必须要有人眼睛的参与

[00:17:21] 但是在物理学中呢

[00:17:23] 观察仅仅代表两个系统发生了相互作用的意思

[00:17:27] 与人的意识没有什么关系

[00:17:30] 其实啊

[00:17:30] 大家想一想电子有多小啊

[00:17:33] 人的眼睛想看也是根本不可能看得到的你的意识再强烈

[00:17:38] 你也看不到电子科学家们看到的电子只不过是一些由各种传感器发回来的统计数据而已

[00:17:47] 即便是宏观物体

[00:17:48] 其实呢

[00:17:49] 我们人也是看不到的

[00:17:51] 为什么这么说呢

[00:17:52] 因为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被物体反射回来的光子而已

[00:17:57] 这些光子打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刺激了我们的神经

[00:18:02] 让我们产生了图像的感觉

[00:18:04] 所以呢

[00:18:05] 我们只不过是感受到了一些光子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留下的痕迹而已

[00:18:12] 客观世界的物体跟人的意识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00:18:16] 播主呢

[00:18:17] 还讲到了惠勒的延迟选择实验还由此得出了一个唯物主义已经一败涂地的结论

[00:18:24] 我想啊

[00:18:25] 大概会了自己都会被弄得哭笑不得的

[00:18:28] 可能大家看到过很多物理学家说过宇宙是什么样子与我们怎么观察他密不可分

[00:18:35] 包括会了

[00:18:36] 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00:18:37] 他说的原话呢

[00:18:38] 我懒得去查了这句话呢

[00:18:40] 其实说的是很不错的

[00:18:42] 但是呢

[00:18:43] 很容易被误读

[00:18:44] 关键就在于观察这两个字会误导大家

[00:18:49] 其实呢

[00:18:49] 更好一点的说法是这样在物理学中其实并不存在物质的客观性质

[00:18:56] 我们不能脱离测量方式来谈物质的性质

[00:19:00] 这句话呢

[00:19:01] 要解释清楚啊

[00:19:02] 相当的不易

[00:19:03] 大家先听个耳熟吧

[00:19:04] 有机会呢

[00:19:05] 我专门做一期节目来解答

[00:19:07] 但这句话肯定不是意识决定物质的意思

[00:19:11] 现代物理学上用到的测量方式有很多很多

[00:19:15] 可是啊

[00:19:16] 唯独不需要目测好了讲到这里呢

[00:19:19] 我对那期节目的评论差不多呢

[00:19:21] 就是这些

[00:19:22] 但是啊我话还没有说完

[00:19:24] 如果你只听了上面那些就很容易断章取义

[00:19:28] 以为啊

[00:19:29] 我对模拟假说嗤之以鼻

[00:19:30] 不屑一顾

[00:19:32] 不是的模拟假说其实挺有意思的

[00:19:35] 我反对的只是博主把一个比较理性严肃的哲学问题

[00:19:40] 硬是给弄的神叨叨地披上了一层故弄玄虚的外衣而已

[00:19:45] 我必须要说一声对不起啊我呢

[00:19:47] 是对事不对人对于所有致力于科普的自媒体人我从内心呢

[00:19:52] 都是非常尊重的

[00:19:54] 我只是在专业范围内发表一些个人的浅见并不是对人的批评

[00:20:00] 如果让您听了不愉快

[00:20:02] 那么我也向您表示我的歉意

[00:20:05] 其实模拟假说在我看过的好些科普文章和科普书籍中都有提到他往往呢是和平行宇宙同时出现的

[00:20:13] 例如著名的平行宇宙学说的支持者

[00:20:16] 麻省理工的泰格马克教授就不否认这种可能性还有美国著名的科普红人

[00:20:22] 布莱恩格林在他的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

[00:20:27] 这一本书中呢

[00:20:28] 就把模拟假说列为一种可能的平行宇宙模型

[00:20:33] 但是呢

[00:20:33] 他们仅仅是认为这种假说没有被证伪而已

[00:20:37] 但是并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模拟假说的正确

[00:20:42] 纽约大学的哲学教授戴维查尔默斯说

[00:20:45] 你找不到能证明我们不在模拟程序里的证据

[00:20:49] 因为我们能找到的所有证据都可能是模拟出来的

[00:20:53] 他的意思啊

[00:20:54] 是说这种假说呢

[00:20:56] 不具备可证伪性也就被排除在了科学研究之外

[00:21:00] 那么从我在论文数据库的检索情况来看呢也确实说明这并不是一个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00:21:08] 当然科学家们不感兴趣也不能证明它是错误的

[00:21:13] 总之啊

[00:21:13] 我通过检索发现讨论这个话题的靠谱文章呢

[00:21:17] 实在是寥寥无几

[00:21:19]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00:21:20] 我没有找到哪个知名的科学家用量子力学或者其他什么物理现象来证明模拟假说的正确性播主所举出的那些证据啊

[00:21:30] 要么是引用了被歪曲或者夸大过了的事实

[00:21:35] 要么呢

[00:21:35] 就是科学理论的误读和曲解在逻辑上并不能站住脚那最后呢

[00:21:42] 我来谈谈自己对模拟讲述的想法

[00:21:44] 我声明一下以下想法仅仅是我个人的浅见不是科学共同体的观点

[00:21:51] 第一我认为即便我们这个宇宙真的是被某个程序模拟出来的

[00:21:56] 那么我们宇宙的所有物理规律和常数与那个模拟我们的真实外星人

[00:22:02] 世界是一样的

[00:22:04] 为什么呢

[00:22:05] 因为逻辑和数学不会因为是否计算机模拟而改变

[00:22:09] 我们已经观察到的所有物理现象

[00:22:12] 要不

[00:22:13] 保持自洽和一致性

[00:22:15] 需要的是一个完整而无比精密的物理法则

[00:22:19] 这种法则的缜密和精巧不是凭空能创造出来的

[00:22:23] 而是自然赋予的

[00:22:25] 所以呢

[00:22:26]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00:22:27] 我们生活在模拟世界中与生活在所谓的真实世界中并无本质的差别

[00:22:33] 第二信息论的发明

[00:22:35] 让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信息总量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00:22:40] 如果要模拟我们这个宇宙他所需要的cpu 的算力是多少

[00:22:45] 以我们人类目前的知识可能无法估计

[00:22:48] 但是啊需要有多少物质来存储我们这个宇宙的信息

[00:22:53] 那是可以知道的答案就是需要与我们这个宇宙同样多的物质才能1 :1 模拟我们的宇宙打个比方

[00:23:02] 如果我们要1 :1 模拟地球的天气系统

[00:23:05] 那么整个大气层中有多少个分子

[00:23:08] 我们就需要多少个量子来参与计算

[00:23:12] 从这个角度来说呢

[00:23:14] 能够模拟我们已知宇宙的文明肯定不是我们这个宇宙中的文明类型

[00:23:20] 所以啊

[00:23:21] 你可论文中的第一个命题

[00:23:23] 几乎所有与我们相似的文明都会在技术成熟之前灭绝

[00:23:28] 即便这个命题为假也不能推出结论

[00:23:32] 因为所有与人类相似的文明不可能拥有和控制模拟本宇宙的信息的存储物质

[00:23:41] 第三

[00:23:41] 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模拟出来的

[00:23:44]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模拟我们的宇宙的那个外星人世界也是被更高级的外星人模拟出来的如此网上呢

[00:23:53] 可以继续上去没有尽头

[00:23:56] 想到这一层啊

[00:23:57] 那么模拟和真实怎么从定义上区分开呢

[00:24:01] 换句话说

[00:24:02] 从哲学上来说

[00:24:03] 到底有没有所谓的真实哲学家们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命题来争论一番

[00:24:09] 我的忠告是假如你痴迷于思考

[00:24:12] 我们的世界是模拟的还是真实的这个问题

[00:24:16] 那还不如痴迷于思考

[00:24:18] 真实和模拟的区别

[00:24:20] 到底在哪里

[00:24:22] 第四

[00:24:23] 如果你想留言打击我一下

[00:24:25] 让我觉得这期节目做得很失败

[00:24:27] 那你就留言说

[00:24:29] 因为听了你这期节目或者去听了科技情报局的那期节目后我就陷入到了各种奇思妙想中不可自拔

[00:24:37] 觉得自己参透了宇宙奥秘

[00:24:39] 并且有了一种藐视科学家们的幻觉

[00:24:43] 第五关于物理常数光速极限数理逻辑

[00:24:47] 唯物主义测量和实在性

[00:24:50] 我其实呢

[00:24:51] 还有很多话想说

[00:24:53] 一来呢

[00:24:53] 今天节目的稿子已经写的足够长了

[00:24:56] 二来啊

[00:24:56] 我确实还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00:24:59] 所以呢

[00:25:00] 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这些话题

[00:25:03] 好吗

[00:25:03] 本期听众问答的长度已经超过了正片的长度了

[00:25:07] 那么我们就把这期节目不叫听众问答

[00:25:10] 而教精选吧

[00:25:12]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

[00:25:14] 请别忘了点一下订阅

随机推荐歌词: